第(1/3)页 所谓参事,就是官方聘请的工作人员。 主要充当智囊团的角色,通常聘任的都是一些退休老干部,或者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某个方面的问题,得出数据结论,为官方提供意见参考,帮助制定合理的科学政策。 属于活没少干,但是没什么实权那种。 这个岗位,从中字头到省单位再到下面各市,都有设置。 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能够被聘任,多少有点受宠若惊的意思。 陈景乐很意外:“我这种……够格?” 李启光说:“够不够格,还不是老板们说了算?从前几天提交的考察报告来看,显然是够格的。再说,你不是还发表过不少论文?而且多数是以江北为研究对象,属于本土学者,老板们看了都觉得不错。” 这么说的话,确实。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陈景乐的研究成果,虽说距离副高职称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中级职称是没问题的。 江北师院很多老师的学术成果都没陈景乐多呢。 自从成功发表第一篇论文后,他后面发表的速度就快多了。而且研究的都是社会热门话题现象,简直高产似母猪。 半年时间,先后通关了C扩跟南大核心。 只是想要评职称的话,从业年限是个问题,而且没有研究实习员职称,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这方面挺严格的,想要破格提升,不是那么容易。 起码对他来说不容易。 要是有个院士亲戚什么的……是吧是吧。 好在他对评职称这方面不是很感兴趣,毕竟职称并不是衡量个人水平的唯一标准。 大多数人评职称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方便升职加薪,从而提升整体社会地位。 然而这些对陈景乐来说,都不重要。 他不缺钱,不需要社交应酬,更不需要所谓的人脉关系。 他是一个无拘无束的散人。 “年龄呢?没有年龄要求吗?” 陈景乐好奇,记得一般都是退休人员才会被聘任。 李启光说:“原则是有年龄要求的。不过江北这种小地方,市政参事都没几个,自然就没那么多要求。反正就是挂个闲职,有空就去开会帮忙干活。你以为是请你去当领导的啊?” 懂了,是老丈人发挥了面子果实作用。 人家看在鸿启这么大一家公司,每年交那么多钱的份上,才给安排一个位置。跟银行存款过亿自动获得编制一个道理。 即便去了,大概率也是陪那些老板们去做调研,负责打下手。 陈景乐犹豫两秒,拒绝:“那算了,忙不过来。” 自己写的论文跟考察报告得到认可,他很高兴,但去当什么智囊团,真的分身乏术。 现阶段的市政不比以前,即便参事室跟政研室都属于没那么忙的单位,那也是相对而言的,起码开会少不了,这是传统。 陈景乐不喜欢打卡式上班,宁愿天天往外跑也不想天天开会。 “行,那我帮你拒绝掉。” 李启光开口前就猜到了,选择尊重他的选择。 …… 拒绝后,陈景乐虽然有点遗憾,但轻松多了。 很多人考了好几年都考不进去,而他却拒绝了送上门来的编制。 膨胀了啊! 然而并不后悔。 不管身处什么行业职位,他都会坚持做社会调查研究,但不会只做调查研究,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会只专精一个领域。 加上对钱财、地位这些,没有太高追求,更多是追求人生幸福,编制不编制,职位不职位的,无所谓啦。 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有那个时间,不如多陪陪李老师。 李老师在旁边听着,欲言又止。 陈景乐看到就笑:“想说什么就说,干嘛扭扭捏捏?” 李北星眼睛一眯:“只是比较好奇我爸打电话给你做什么,又怕是工作上的事情,问多了你嫌我烦。” 陈景乐捏捏她脸蛋,笑说:“正常的询问哪有什么烦不烦的。是工作上的事,不过不是公司,而是市政那边。老板们看了我写的考察报告后,表示认可,问我要不要挂个市政参事的职务。我想了想,拒绝了。” “市政参事是做什么的?”李北星好奇问。 陈景乐笑说:“就是帮忙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大部分都是一些退休返聘的老头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