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承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你说得不错,但也不全对。研究高产水稻,需要人工授粉,但研究出来之后,就跟正常的水稻种植一样了,不需要人工授粉了。” “那敢问太子,要如何人工授粉?”蔡司马忍不住问道。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带你们正确认识下水稻!” 说着,李承乾便从身后来福的手中接过一张示意图,道:“这上面画的是水稻,这个是雌蕊,这个是雄蕊,我们要先去掉这个雄蕊,只留下雌蕊,如此一来,它就没办法自己授粉了!” “接下来,我们再找一株水稻,去掉雌蕊,只留下雄蕊。然后人工授粉,让他们产生新的稻种。” “明白了吗?” “明白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刘五惊疑不定地感叹道。 其余几人也叹为观止,惊奇连连。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种了十几年的水稻,居然连水稻分公母都不知道,真是白种了。 但是,李承乾的话还没有说完。 却听他又接着道:“看懂了这个原理,接下来的就简单了。刚才产生的新水稻,我们称之为保持系,因为其雄蕊天生弱化,不需要去除,这样就省去了人工去除的环节。” “然而,这还不够,咱们还需要寻找更加抗病,抗灾害,更加高产的水稻品种与之结合,进行不断实验,产生我们真正需要的水稻品种,明白吗?” “明白了!” 四名资深稻农兴奋地异口同声。 李承乾的图文讲解,仿佛打开了他们的新天地,让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可是,比他们看得更远的蔡司马,却提出了疑虑:“太子殿下,本地的稻米种子,亩产不过百斤,远远达不到您说的上千斤,而且,抗灾害能力也一般,能结合出高产种子吗?” “这” 李承乾闻言,迟疑了一下,然后环顾几人道;“虽然我传授给了你们技术,但你们比我更了解稻米,所以,接下来只能靠你们去寻找,去发现符合要求的稻米品种,进行实验了” “太子放心!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哪怕踏遍大唐每一个角落,也要找到符合要求的稻米品种!”刘五率先表态道。 其余三人也纷纷附和:“吾等绝不辜负太子!” “嗯,如果需要跨境去其他地方,记得找蔡司马帮你们搞定通关文牒,另外,也不要放过本地的野生水稻,有可能存在变异品种!”李承乾笑着点头。 蔡司马仿佛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我记得岭南也有水稻,最好把那边的水稻也搞来实验!” “对!越远越好!” 李承乾笑了,暗道人多就是好办事。 而解决完了红薯种植,以及杂交水稻的事,他又马不停蹄的回到江陵府,准备新的改革。 此时,裴宣,岑文本,马周,包括四大家族的家主,已经在府衙内等他了。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刚一进来,几人就齐齐朝他行礼。 “咱们都是自己人,不用那么客气!”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然后自顾自的走向诸位,环顾几人说道:“今日将你们叫来,是有重要的事跟你们商量!”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尽管安排!”裴宣率先开口道。 有了张平以兵权换命的带头作用,他也只能死命效忠李承乾,毕竟他现在除了是江陵府的主官,其他什么保命的都没有。 只见李承乾对他微微一笑,道:“裴刺史再过几天就要去京城参加考核了吧?准备得咋样了?” “这” 裴宣一脸尴尬,旋即露出一抹苦笑:“说实话,此去凶多吉少.” “这么说,你没信心?” “不瞒太子殿下,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不是很妙,现在是由中书令房玄龄主持考核,据说他更为公正严明我怕到时候我这荆州刺史,不能为太子效力了” “呵呵.”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中书令与我有旧,这个你倒不用担心,到时候,我让你带点礼物去长安,想必他会通融一二的” “臣!” 裴宣激动得瞬间站了起来,连忙伏地大拜:“臣必誓死效忠太子殿下!” “好了,现在说正事,别说什么死不死的,咱们以后都要好好活,活滋润!” “呵呵呵” 众人轰然一笑。 却听李承乾又道:“想必你们应该知道,孤此次来江陵,是为粮食而来,如今,江陵的大部分田地,都在你们手中,但粮食产量太低了,所以,孤决定改革生产方式。” “改革生产方式?” 众人互相对视,满脸疑惑。 却听岑文本率先开口道;“敢问太子,怎么改革生产方式?” “这个恐怕要说很久,咱们边喝茶边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