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与此同时,太极宫,太极殿。 李世民召开的朝会,即将接近尾声。 却听他淡淡地道:“诸位大臣的谏言,朕都觉得不错,但朕有个疑虑,为什么就没人为朕着想呢?” “这” 众臣互相对视,不由面面相觑。 只见房玄龄率先站了出来,笑道:“敢问陛下,您指的为您着想,是指何事啊?” 李世民故作沉吟的迟疑了一下,道:“朕住的太极宫,地势偏矮,一到冬天就阴冷潮湿,夏天闷热难耐。实在不适合长期居住,故而,朕打算新修一座宫殿,以作休憩之用。” “另外,宫里的宫殿也有些老旧了,应当翻新一遍,张扬我大国气象.” “陛下不可!” 还没有等李世民把话说完,就有一名大臣持笏站了出来,高呼道:“陛下不可啊!”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而后盯着这位大臣,道:“你是谁?” “回陛下,臣侍御史,刘洎!” “刘洎?”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恍然点头道:“朕记得你,你之前在江陵担任江陵长史是不?” “是的陛下,臣近日才被调到京师担任侍御史。” “嗯,不错,那你说说,有何不可!” “回陛下,依臣之见,土木之功,不宜擅动!” 刘洎躬身说道:“因为我大唐现在的民力,还不如隋朝。若陛下肆意大兴土木,臣恐怕,陛下之过,会甚于隋炀帝啊!” 哗! 全场哗然! 众臣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刚从地方调上来的侍御史这么大胆! 莫不是长安的水土不服,让这家伙脑子变秀逗了? 刚来就要被赶出长安? 正当众臣为刘洎不禁唏嘘的时候,李世民一脸铁青的端坐在皇帝宝座上,咬牙切齿道:“你竟敢说朕不如隋炀帝?那朕比起桀纣王,是不是也不遑多让啊?!” “回陛下,臣恐怕,宫殿建成了,你我君臣就又处在刀兵动乱之中了!” 刘洎没有正面回答李世民的问题,又自顾自地道:“臣听说,收复洛阳的时候,太上皇下诏,要烧掉洛阳的宫殿,陛下说,宫殿的砖,瓦,木材还可以用,不如把它拆了,分给贫苦的百姓,虽然没有照太上皇的旨意去做,但天下人都在称赞陛下的盛德!” “结果今天,陛下又要在长安大兴土木,这前后十年,一拆一建,陛下,天下会怎么想啊?” “这” 李世民被这话说得愣住了。 就连朝中的大臣都不由对刘洎刮目相看,心想他难怪会被调入京师,果然有点本事。 却听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嗯,你说的不错,朕本来是想,长安乃国家的首都,皇宫是国家的门面,皇宫气派,国家也有面子。现在你这么一说,朕以后出宫,恐怕都不敢露面,也不能对百姓说辛苦了。” 话到这里,李世民便洒脱的摆手道:“算了,宫殿的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英明!” 刘洎当即朝李世民行礼,众臣也跟着随声附和。 只见李世民满脸欣赏的看了刘洎一眼,又看了魏征一眼,不由得笑道;“刘洎,朕在你身上看到了几分太子少师的样子,你是不是跟他学的啊?” “哈哈哈!” 此言一出,满朝轰然大笑。 魏征泰然自若。 刘洎满脸尴尬。 却听李世民又侃侃而谈道:“朕记得你说,你在隋朝的时候,看到过隋朝修宫殿,朕问你,刘洎,你在隋朝的时候是个什么官儿啊?” “这个,臣,臣不过是一介小吏而已” “哦,小吏啊!还不是官么?” 李世民恍然点头,又接着道:“那在这之前,你又是做什么的呢?” “臣” 刘洎闻言,不禁一脸苦涩:“陛下应该知道,没有比小吏更低的职位了,臣之前,应该叫流外.” “流外?” 李世民一愣,旋即有些好笑的道:“流外是什么意思?不入流吗?” “哈哈哈!” 众臣再次轰然大笑。 刘洎尴尬得无地自容。 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则无奈摇头。 李二陛下的报复心,一直都是很强的。 你啊!以后在长安,怕是要多多学习,才能站稳脚跟。 “陛下——!” 就在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对刘洎深表同情的时候,一道突兀的声音,顿时响了起来。 众臣微微一愣,笑声戛然而止。 只见一名年轻的史官,从角落里站了出来,正色道:“侍御史虽然出身寒微,但陛下是敬重他的能力,才将他从地方上调上来辅佐陛下的。 “陛下不可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穷追他的门第。” “陛下这样做,等于是抛弃了从前的恩德,又使他无地自容,痛苦椎心,将来还怎么要求他忠心侍奉陛下呢!?” “这” 李世民闻言,也是一愣。 却见朝堂上的一位大臣,当即站了出来,低喝道:“逆子!这里哪论得到你说话,还不快下去!” “可是父亲.” “这里没有你父亲,快下去!” “呃” 众臣闻言,不禁互相对视,暗暗好笑。 只见那位史官,一脸憋屈,最后还是听话的准备退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