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臣听到李承乾要主持朝会,一个个都表现得极为错愕。 因为这次不同于以往。 虽说这已经不是李承乾第一次主持朝会了,但以往的朝会都是李世民单独下令,让李承乾主持朝会,并在旁边监督他。 可是如今,李世民刚刚离开,并没有说接下来的朝会由李承乾主持,他就自己宣布要主持朝会,怎么看都有僭越之嫌。 却听侍御史李仁发站出来说道:“太子殿下,陛下适才已经宣布退朝了,并未说继续朝会,您这样恐怕有些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 李承乾淡淡道:“孤是一国储君,难道还不能主持朝会?” “太子虽是一国储君,但陛下.” “行了,不愿继续朝会的,可以马上离开!” 还没有等刘洎站出来把话说完,李承乾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众臣见状,顿时面面相觑。 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离开。 毕竟李承乾的脾气,他们是知道的,这可是个睚眦必报的狠人。 除非你往后一点事都不犯,倘若犯了事,那就不好意思了。 他绝对会趁机报复你。 而这时,一直沉默的尚书右仆射李靖,忽地开口道:“陛下曾说,凡事可由太子先决断,若太子决断不妥,再由陛下决断。如今,太子想听听众臣的奏报,并无不妥。” “不错。” 马周也站出来随声附和道:“太子主持朝会,并无不妥。” “这” 众臣互相对视,交头接耳。 最后由尚书左仆射率先开口道:“敢问太子殿下,您主持朝会的议题是什么?” “先按照惯例吧,有大臣上奏吗?”李承乾环顾众臣问道。 “这” 众臣再次互相对视,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奏事。 这时,却听李承乾又道:“既然没有大臣奏事,那孤就提议一件事吧。” “想必诸位大臣都清楚,我大唐去年灭了突厥,活捉了颉利可汗,现在突厥已经落在了我大唐手中。” “但是,我大唐并没有完全控制突厥全境,依旧有一些零星的反抗势力,在跟我大唐做对。” “所以,我大唐在突厥境内布置了重兵,这个,想必李靖将军最清楚。” 此言一出,众臣不由纷纷看向李靖。 却见李靖皱眉道:“关于突厥境内的情况,老臣之前向陛下提及了。如今,太子殿下说出来,老臣不妨再说一遍。” “不错,我大唐虽然占领了突厥领地。但颉利可汗的一些部下,仍旧在反抗我大唐,其中,以颉利之子叠罗之为首,在边境不断骚扰我们,虽不成气候,但也不可不防备。” “诸位都听明白了吗?” 李承乾再次环顾众臣道:“我大唐虽然灭了突厥,但突厥人依旧贼心不死。” “从整个大唐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边境地区的百姓来说,却无疑是一场灾难。” “因此,孤提议,在突厥建立北庭都护府,彻底监管整个突厥!” “太子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但要彻底监管整个突厥,谈何容易?” 兵部尚书侯君集闻言,立刻上前反对道:“西北草原,辽阔无边,起码有数百万亩,光靠一个小小的都护府,怎么可能监管整个突厥全境?” “是啊太子殿下,这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房玄龄也站出来反对建立都护府。 哪怕建立都护府的提议是李承乾提出来的,他也觉得这样的举措,毫无意义。 然而,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却突然开口道:“我倒觉得,建立北庭都护府是个不错的提议!”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臣不由纷纷循声望去! 就连一直跟长孙无忌交好的房玄龄,都不禁有些错愕。 却听长孙无忌又道:“如果太子殿下要在突厥建立北庭都护府,臣愿举荐长子到北庭都护府任职!” “什么!?” 众臣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惊呆了。 心说这是什么情况啊? 长孙无忌他疯了吗?居然把自己长子送到突厥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 而且,他难道没听李靖刚才说的吗?那里至今都还在打仗啊!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的这一番操作,让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感觉头皮发麻。 特别是房玄龄,侯君集这样的李二心腹。 要知道,长孙无忌可是被李二亲自点评的智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犯这种糊涂? 却听李承乾又道:“既然赵国公如此大义,那这件事就交给赵国公来办了。” “谨遵太子教令!” 长孙无忌连忙答应,他知道,这是要让他去跟李世民亲自沟通了。 不过,他相信李承乾的计划,绝对能让李世民答应。 因为这个计划,不光对他有利,对大唐来说,也非常有利。 纵使李世民与李承乾有些矛盾,但在为国谋利这方面,父子俩是没有任何矛盾的。 所以,他对此事非常有信心。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没事的话,就散朝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