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帝王一般都是不用同情的,因为他们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办法。 却听李世民反应过来似的道:“派人去通知户部,就说朝廷要采购一批水泥,用于防御工事的修建,让马周尽快运过来,不得有误!” “呃,这” 长孙无忌嘴角一抽,心说还是陛下您会用人! “好了,就这么安排吧,其他的事等攻下沙卑城后再说!”李世民当机立断的摆手道。 众文武大臣对视一眼,很快便领命而退。 是日深夜,唐军将领王大度,在侦查营的配合下,率领敢死队从沙卑城西门攀登。 等到高句丽守军察觉到的时候,敢死队已经攀上了城门。 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 一番血战之后,王大度又火速带兵打开城门,引导程名振率军杀入沙卑城。 紧接着,唐军与高句丽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 在此期间,由于侦查营的再次出色发挥,让唐军不到下半夜就肃清了守城的高句丽军,并俘虏八千余人。 “好!好啊!” 李世民看到最新战报,连声道好。 要知道,最近这段时间,唐军在辽东战场上,可谓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而高句丽在辽东的军事据点则接连失手。 接下来,双方争夺的焦点是辽东城。 李世民对此十分重视,当即就朝身边人下令道:“立刻传令李孝恭,李道宗,火速带兵南下,包围辽东城!” “遵命!” 很快,一名传令官就领命出发了。 而目送这名传令官离开的李世民,则笑呵呵地看向长孙无忌,道:“辅机啊,还是老规矩,将咱们的战报,通晓全国!” “是!” 长孙无忌笑着应了一声,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也不知太子那边究竟如何了,也没有那边的战报,臣倒是有点担心太子了!” 虽然这话是他说出来的,但他比谁都清楚,李世民一定想知道李承乾的消息。 事实也果然如他所料。 在李世民听到他提起李承乾的下一刻,就听李世民不置可否地道:“那逆子不是很能耐吗?你为他担心什么?” “呵呵,毕竟是一国储君,怎么能让臣不担心呢?”长孙无忌打着哈哈接口道。 只见李世民眉头一皱,然后一本正经地道:“你觉得他会失败吗?”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失败倒不至于,就怕李大亮,丘瑀等人跟太子合不来,陛下应该知道李大亮跟丘瑀的脾性,他们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呵,那不是正好吗?合不来才好呢!” 李世民笑了:“如果人人都跟他和睦相处,他会觉得打天下很容易,治天下更容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可是,毕竟是打仗,臣担心万一” “不会的,李大亮与丘瑀不是没有分寸的人,在大局这方面,他们还是知道轻重的!” 李世民摇了摇头,然后也有些古怪地道:“只是那逆子,他跟朕差不多一前一后出发的,朕这边都打到辽东城了,按理来说,他不应该一点动静都没有啊!” “是啊,所以臣才担心太子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嗯,你的担心有道理!”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便朝帐外的云端道;“云端!你去查下太子那边的情况,有什么情况,立刻向朕禀报!” “是!” 云端应了一声,很快便离开了帐篷。 而与此同时,无舌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禀报道:“陛下,前兵部尚书,蔡国公,杜如晦,辞世了.” “什么!?”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大吃一惊,不由呆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我们,都赢了,克民怎么就不等朕回来!” 隔了半晌,李世民才痛哭流涕的呢喃道。 一旁的长孙无忌则摇头叹息道:“蔡国公在我们出征前就病重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辞世了,真是天妒英才啊!” “那逆子不是帮他治疗了吗?怎么一点用都没有?” “这个.” 长孙无忌闻言,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李世民。 却听李世民又悲伤地道:“无舌,传朕旨意,追赠杜如晦司空,改封莱国公!” “是!” 无舌应了一声,便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而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则没有了谈论任何事的兴趣,就那么呆呆的愣在原地,一言不发。 虽然杜如晦的病情,他们都知道,但杜如晦是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走过来的老友,怎么能让他们不伤心。 特别是李世民,很多时候的大战争,都会与杜如晦商量,如今这人一下子都没了,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