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咦?”里正眯起昏花的老眼,“这不就是后山野茶树的模样嘛!” 他指向窗外,但见远处山坡上墨绿连天:“清明前后,村里人都去采茶青哩。” 林可点与如风对视一眼,各自展开手中图纸。 里正挨个看过,笃定地点头:“错不了,这是茶籽,这是茶根,那片叶子虽画得细些,但叶脉走向与野茶一般无二。” 待老人去张罗饭食,柳栖云指尖轻叩桌面:“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她望向窗外连绵的茶山:“前辈留下'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莫非是要我们亲历茶事?” 次日破晓,三人打过招呼后,便跟着采茶妇人们上了后山。 晨露未晞的茶林里,柳栖云学着村妇“一芽一叶”的采摘要诀,青嫩的茶芽在她指尖折断。 一株矮茶树上的嫩芽,阳光照射的一面叶色较深,背阴处则浅些,正如修道之人,同一功法,因体质不同而效果各异。 她忽然想起不知在哪看过的话,世间草木,皆有其性。 暮春的日头渐渐毒辣起来。 如风帮着汉子们翻炒茶青,铁锅烫得他龇牙咧嘴:“这火候当真难掌握!” 有茶农笑道:“小兄弟莫急,炒茶如修行,急不得也慢不得。火候到了,茶叶自然会告诉你。” 林可点则跟着老妪学习揉捻,看着墨绿的茶叶在竹匾里渐渐蜷曲。 “婆婆,为何要如此用力揉搓?”她问道,手上动作不停。 老妪笑而不答,反而问道:“姑娘可曾见过春蚕吐丝?” 林可点点头。 “茶叶如蚕丝,需经这般揉捻,方能释放真味。”老妪的手如同枯枝,却灵活异常。 当夜,三人借宿的柴房里飘着新茶的清香,柳栖云摩挲着草纸上那粒种子图案,忽觉纸面微微发烫。 “师姐,有情况。”林可点压低声音。 月光透过窗棂,她手中绘着根系的草纸竟浮现出细密的光路,这些光丝蜿蜒游动,渐渐构成某种玄妙的经络图案。 与此同时,如风那张茶叶图上的叶脉也开始泛出莹莹碧光。 柳栖云福至心灵,当即盘膝而坐:“运转周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