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战役结束-《带着图书馆去抗日》
            
            
            
                
    第(1/3)页
    “这个小朱啊,我应该说他点什么好?”
    黄岩洞兵工厂内,朱总司令看着手里的电报,揉了揉胀疼的太阳穴。
    彭副总倒是看得开:“哈哈,老朱,没必要这样,怎么说也是好事嘛。”
    当指挥部知道朱涵的行动时,距离炮击前线战场已经过去好一会儿了。
    曹忠和关蕊被接回了17团团部才算是把两边的通信搭上。
    谁看不出来朱涵就是成心的。
    但你还没法说他有行动不汇报。
    理由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我兵工厂之前就没有过电台,所以根本不知道咱八路的频道和密码啊。
    现在电台造出来了,但联系不上总部,只能利用自用的密码本自行寻找战机喽。
    听听,听听!
    这是人话?
    你丫能造电台倒是早点跟我们说啊!
    能差你那一个机电员,一个密码本?
    无非就是不想被我们管着罢了。
    如果要给朱涵的这次行动做个评价,师级以下干部都得竖起大拇指,来一句:漂亮!
    可如果师级以上,那给出的评价是:鲁莽!
    以小股部队迂回穿插敌后。
    消灭鬼子一个联队加一个大队,外带伪军一个团。
    缴获重炮23门,炮弹一个基数,并有力地支援了辽县保卫战。
    听着是不是相当痛快?
    简直是关二爷显圣啊。
    可在高级军官眼里,迂回穿插不就等于孤军深入吗?
    现在整个晋东大地上根本就没有能去支援他们的部队。
    一旦没有友军配合,前期打得多爽,后期被围得就有多惨。
    朱涵是宝贝,这是全军上下所有知情者的共识。
    但宝贝也是有价格高低的。
    一个南宋官窑瓷瓶是宝贝,价值连城。
    但跟清明上河图根本没法比吧。
    八路缺枪少弹不假,但跟鬼子比,所有的武器都没有代差。
    这样的劣势,是可以通过时间、兵员和战略战术弥补的。
    如果说朱涵之前能造一些枪炮,甚至说飞机坦克,那也只是提供了大批高价值的战术武器。
    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和战术战略容错率,降低了伤亡。
    可当他造出来电台的一瞬间,性质就彻底变了。
    在战场上,有没有信息,或者说信息流通速度的快慢,完全可以直接决定某一场战役的走向,甚至成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