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霍光看着面前的舆图,眼中浮现出一丝不一样的色采。 他来北方这么长时间。 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甚至让匈奴和他们重修共好。 武帝确实是一个很牛的帝王。 可惜,武帝晚年的时候,却做出了很多有损大汉国力的事情。 由于常年征战。 让大汉国力空虚。 这也导致民不聊生。 再加上天气恶化,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大汉在武帝晚年时期,不断发生暴乱。 有不少人趁着这个机会发动暴乱,想要独占大权。 甚至还有各大贵族的影子。 这些人都想将大汉据为己有。 武帝时期,实施了推恩令,让贵族的权力大大降低,也让诸侯王的封地逐渐归于大汉。 让这些诸侯王名存实亡。 且武帝是一个善用能人之人,还启用寒门子弟。 让身为马奴的卫青成为大司马? 开启了下层人士步入朝堂的先例。 武帝做的这些事,确实给大汉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可惜,武帝存活时间太长了,到他晚年时候,整个人已经昏愦不已。 太子是何等的贤德之人? 可却被逼至此。 甚至还在武帝的猜忌之下,直接叛逃。 哪怕最后平反,还为太子重新修建了灵寝,但这已经是无用之功。 太子终究还是死了。 刘弗陵上位之后。 的确展现出了武帝的风范,是一个有能力的君王。 可惜,刘弗陵实在是太年幼了,根本就没办法掌控权力。 他一旦将自己手中的权力交出去,大汉将会陷入动荡之中。 各种争权夺利的事情便会出现。 他这次之所以北上,就是想将京城的大权交到张伟手中。 让张伟先把大汉的弊端解除。 只要张伟能把大汉的弊端解除,他就可以挥师北上把匈奴赶出去。 张家之前能做的事,他霍光自然也可以。 可来到北方之后。 他发现这边的局势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复杂很多。 因为匈奴早就已经将楼兰国据为己有。 楼兰国早在匈奴败退之时,就已经臣服于大汉。 楼兰国就是西域的一个小国而已。 甚至没有多大的能力。 要不是依仗大汉,他们早已被匈奴吞并。 可楼兰国依靠上大汉之后,甚至没有停歇,反而转头把自己的长子交付匈奴为质。 相当于自缚其臂。 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要不是张家当初对匈奴动兵。 楼兰国甚至不可能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迎回国都。 回到楼兰国之后,楼兰国的上一任君王直接让从匈奴归来的质子登基为王。 此人成为楼兰国国君之后。 并没有太大的建树。 偏偏还自大自负。 在匈奴的挑唆之下,竟然三番两次的斩杀大汉的使臣。 一个弹丸小国而已。 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大汉。 实乃奇耻大辱。 霍光本来是想先将匈奴驱赶至北方,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楼兰国的人。 可楼兰国的人确实过于嚣张。 再加上大汉宗室之人的挑唆,霍光别无办法,只能先稳定局势。 只能按照宗室之人的要求,先对楼兰国动手。 只要能将楼兰国的人控制住,匈奴这边也算是少了一个助力。 就在霍光沉默的时候。 待在旁边的刘氏宗族的人却忍不住跳了出来。 他们都是皇亲国戚。 甚至是派来监军的。 他们的权力很大。 现在看到这种情况,在场的人相互看了一眼。 随后上前一步,冲着霍光说道:“大司马,您这是在等什么呢?” “楼兰国都已经欺负到咱们头上了,咱们难道还要忍气吞声不成?” “不管他们是受谁的挑唆,但凡与大汉为敌,大汉都不能股息!” “别忘了,还有一个乌桓在旁边等着呢!” 刘氏宗族的人冷冷的看着霍光。 这人出身也不高。 要不是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武帝也不可能重用此人。 更不可能让此人成为首辅。 在众人的心目中,张伟才应该当这个首辅。 张伟在大汉做了很多事。 这些事都是利国利民的。 不仅如此,张伟的武力值还很高。 只要张伟在大汉,匈奴根本不可能侵犯半步。 哪怕卫青和霍去病大将军死去之后。 匈奴碍于张家的威视,目前都不敢进犯大汉。 直到霍光出征之后。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匈奴在听说,前来应对他们的不是张家之人时。 他们的胆子竟然大了很多。 直接带兵进犯大汉。 甚至还拿下了他们的城池。 再这样打下去,草原附属之地将会重新归于匈奴之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