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刺杀成功,楼兰国拜服!-《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3)页

    就可以联合楼兰国和乌桓。

    同时向大汉发起攻击。

    甚至还能让这两国给他们试探一下大汉的实力。

    看看大汉的战斗力有没有下降。

    只要能确定大汉的带兵之人。

    他们就能立刻南下。

    “楼兰国那边没说什么?”有人开口询问。

    “别忘了,楼兰国之前可是最厉害的墙头草。”

    “他们既能依附于咱们,自然也能依附于大汉。”

    “而且他们本来就不特别强,让他们来承担大汉的怒火,怕是不太可能。”

    “且楼兰国本来就不是特别强,但凡咱们想对楼兰国动手,只需一天,便可让对方城破国亡。”

    “让楼兰国来承担大汉的怒火,怕是顶不了多长时间,咱们还得早做准备。”

    此人是草原上的智囊。

    是他们信任的大军师。

    此人一开口。

    周围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停留在新任单于身上。

    这事应该怎么做?

    又该如何对大汉动手?

    都得由此人决定。

    他们根本没必要多说。

    大单于看了看大军师,眼眸闪烁了一下。

    然后问道:“我们现在可有胜算?”

    大军师摇了摇头。

    他知道面前之人的意思。

    匈奴这些年虽然恢复了一些。

    但还没有达到最鼎盛的时期。

    而且他们的人口已经锐减至极为极端的存在。

    还有马匹和其他物资。

    他们虽然在极北之地发现了一些特别耐寒的马匹。

    但这些马匹的耐力却不是特别强,而且蓄力时间过于长了。

    他们训练了好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各种的配队。

    才改良了一下马匹的种类。

    但还是比不上匈奴巅峰时期的战马。

    这些马匹凶残至极,只有在苦寒之地,才能发挥极大的战斗力。

    可要是放在草原之上,其战斗力将大大减弱。

    在没有优良战马的情况之下。

    他们想拿下大汉,确实是有一些困难。

    可大单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大汉动手。

    大汉派出来的将领并不是张家的人。

    这已经是他们有目共睹的事情。

    只要来大草原的不是张家的人,他们就有取胜的机会。

    且时机只有一次。

    要是让张家的人出现在战场之上。

    他们可就完蛋了。

    这也是大单于之所以对大汉进攻的原因。

    “那怎么办?”

    “据我所知,张家的人已经在前来北方的路上。”

    “要是让张家的人执掌北方军团,我们可能会再一次面临覆灭!”

    “这一次,对方肯定不会手下留情,更不会留着咱们。”

    “万一被灭,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大单于沉重的说道。

    他们已经没机会了。

    只能孤注一掷。

    周围的人也十分沉重。

    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张家的人不能来到北方。

    更不能和他们交手。

    甚至不能让他们执掌军队。

    唯一能解决此事的,就只有在张家来之前,把草原重新夺回来。

    到时候,他们就有了和大汉谈判的可能。

    这是他们破题的关键。

    “大王可以先去尝试一下,先看看大汉对楼兰国的态度,然后再动手不迟。”军师说道。

    大单于点了点头。

    “行,就听军师的!”

    ……

    同一时间。

    楼兰国的都城之中。

    楼兰国这次城门大开。

    就连楼兰国的国君,也出现在城门之外。

    不仅如此,在大开的城门之中,还有无数的楼兰国国民。

    这些人分列两侧,手中拿着他们准备的东西,目光灼灼的看着城门口的方向。

    他们已经听说了。

    据说,大汉的使臣要站起来楼兰国。

    楼兰国之所以能够避免战火,而且不受匈奴的侵扰,都是因为大汉。

    他们对大汉其实是很钟爱的。

    大汉的人既然出现在楼兰国,他们自然得夹道欢迎,而且得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

    “国君,这天太毒了,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吧?”

    楼兰国旁边的一位大臣,看着天上的太阳,还有这气浪滚滚的热浪,眼中带着一丝不悦。

    大汉的人在干什么?

    从他们的营帐抵达楼兰国,不过几个时辰的事情。

    可他们都在这边等这么长时间了。

    大汉的使臣还没有出现。

    不会是耍他们玩的吧?

    大汉之前又不是没这么做过。

    他们之前对大汉特别尊敬。

    偏偏有人要和他们过不去。

    他们之前斩杀大汉的使臣,也是被逼无奈。

    谁让对方如此令人厌恶。

    他们杀的可都是匈奴之人。

    完全没有大汉的人。

    哪怕大汉的人来了,他们也是这番说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