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弗陵见鱼儿上钩之后。 让旁边的随从给张兴民选了一大堆赏赐。 然后让人随着张兴民一起回家。 这份荣宠在众人眼中又是另外一个意思。 田千秋和御史大夫得知。陛下又赏赐了张兴民之后,脸上的神色各异。 本来他们不想私下会面的。 可在听说陛下赏赐了张兴民之后,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在京都小院聚会。 京都小院之中。 田千秋稳稳的坐在桌面之前。 他手中拿着一杯茶。 有一下没一下的品尝着。 神情和缓,眉头舒展,一看就不是有心事的人。 而且整个人十分的愉悦。 旁边的御史大夫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房间里不停的转着圈。 看着田千秋气定神闲。 御史大夫都快被气死了。 “你能不能有点脾气,都快火烧眉毛了,你就不着急?” 御史大夫将田千秋手中的茶盏放在茶桌之上,没好气的吼了一句。 “陛下突然赏赐张兴民,你就不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这是怎么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赏赐张家的人。” “难道陛下就不怕张家再次发展壮大?” “张家现在已经有张家商行,而且还有威远镖局,他们明面上的产业就如此强大,如果他们还有私藏……” 御史大夫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他什么时候查到的事情? 他之前可能不会如此惊讶。 但他将这些东西全部都罗列在一起之后,御史大夫确实有些慌了。 张家已经如此强大了吗? 张家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 张家分明已经被武帝打压的抬不起头。 他们那一代差点断绝。 要不是有张伟和张兴民。 要不是武帝对张家有愧疚。 张家也不可能重新起复,更不可能重入朝堂。 陛下可能低估了这两人的实力,也低估了张家的野心。 这两人进入朝堂之后,一直不显山不漏水。 而且没有做出任何违背大汉律令的事情。 非但没有做出违背大汉律令之事,反而帮着大汉稳固朝纲,还连连收复失地。 大汉现在国力强盛。 一大半功劳都是来自于张家。 张家有如此功绩。 封王拜相都不在话下。 可刘弗陵并没有封王。 也不知道张伟和刘弗陵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 张伟竟然会放弃手中的一切权利。 然后带着军队北上。 还放下话说,要替大汉解决北方的隐患。 这的确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本来这件事就已经让他们意外。 陛下现在还让张相齐成为都护府。 还大肆赏赐张兴民。 到底是什么原因? “你发什么疯?” “君子之道,在以持重,你这急躁的样子,可不是君子之风!” “且陛下如何对待张家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张家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赏赐一二又有何不可?” “张兴民在朝堂之上已经有首辅之威,陛下上赐与他,重用于他,有什么问题!” 田千秋的话,让御史大夫直接待在了原地。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田千秋。 要不是这家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可能还真信了他的鬼话。 这家伙比自己还要先投效陛下。 他都比这家伙晚一段时间。 估计连张伟以及大司马都不知情。 他们两人早就已经投靠陛下。 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们自然知道,刘弗陵是一个有能力的君王,只要好好辅佐刘弗陵,他们也有名垂青史的一日。 他们等的就是这一日。 明明都快看到希望了。 偏偏张伟和大司马都有后手。 这两人去了北方都不消停。 朝堂之上还全部都是他们的人。 要不是这次的封侯之举,他们甚至不知道大司马在朝堂上这么有权威。 大司马在北方。 距离京都这么远。 对方都能操控京中局势。 还能让陛下妥协。 这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偏偏对方做的毫无漏洞。 而且光明正大。 哪怕是陛下,也不一定能对大司马身边的人动手。 这就是大司马和张伟的厉害之处。 无声无息,已经把握了整个朝堂。 且文武都有。 一旦他们想要反抗刘弗陵,他们可以分分钟将刘弗陵拿下马,让其退出皇位。 在这种情况之下。 他都有点后悔当日的决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