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孙瓒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接着同样以言语回击道:“我的白马义从就是折损再多,又与你有什么关系,你该不会以为你的大军,在昨日那场大战中出力甚多吧?” “曹子脩少年英杰,用兵如神,他以少胜多,以步克骑,能够打到我大败而归,这一点我心服口服。” “至于你袁本初,不过是一无能无胆的鼠辈而已,你可还记得之前在乐成县,被我一路撵着打的场面?” 且不论袁绍作如何想。 只说原本在一旁静静看戏,乐呵呵的瞧着双方互相开骂战的曹昂。 突然被公孙瓒的话语给说愣了。 这老小子,怎么莫名其妙吹捧起我来了,莫非真是因为昨天那场大战,所以导致公孙瓒对自己心服口服了? 曹昂觉得并非如此。 毕竟按理来说,自己才是公孙瓒的头号敌人,也是令他大将阵亡,和骑兵折损的真正罪魁祸首。 除非公孙瓒的胸怀如渊如海,否则决计不可能因此而对自己心服口服。 可是公孙瓒是心怀宽广的人吗? 想到这儿。 曹昂有些琢磨过来了。 公孙瓒把自己吹到天上去,吹成世间罕有,地上绝无的绝世人才。 十有八九是为了向众人表明,他公孙伯圭输给曹昂,输的并不丢人。 如果在这种情形下,还要贬低曹子脩的话,那岂不就证明他这个手下败将,是个纯纯的废物吗? 啧! 思及此处。 曹昂就忍不住心中暗笑。 能让公孙瓒这个狂妄的家伙,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也真是不容易。 可以多来点! …… 而袁绍在听到公孙瓒翻旧账后。 面色不由得黑了几分。 尽管他和曹昂作为盟友,是属于胜利的一方,但这件事说起来确实丢人。 曹昂吊打公孙瓒,而他却被公孙瓒按在地上锤。 这两边换算一下,是不是就等同于自己距离曹昂,还差着好几个层次? 这么一想,就很难看了。 除非袁绍能做到没脸没皮,否则一时半会间,还真没办法释怀。 不过他也有办法。 那就是不理会此事! “哗!” 掀开了营帐的帘子,袁绍一个迈步便走了进去,只当做方才没有听见公孙瓒说话,将其视作耳旁风。 等到众人皆鱼贯而入后。 袁绍在头一次谈判时选定的位置坐下,接着老神在在地看向公孙瓒。 “公孙将军,昨日那场大战,你可是输的彻底,即便是你引以为傲的精骑,也被追赶的满地逃窜。” “按理来说,你今日是没资格来参与谈判的,我没有调兵对你乘胜追击,已经算是留有余地了。” “如果识趣的话,公孙将军应该是带着你的残部,即刻返回幽州,而不是继续待在这,妄图插手冀州之事!” …… 进入正式谈判交锋的阶段。 双方都开始正经了起来。 面对袁绍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公孙瓒只是眼眸闪烁了一阵后。 接着便一甩袍袖。 声音沉稳有力,丝毫不显慌乱的说道:“我昨日虽败一场,但只不过是小败而已,并不影响大局。” “某麾下尚有数万精兵强将,皆是能征可战之师,尚具一战之力!” “你何来的胆气,敢夸下如此海口,能将我逐回幽州?” 袁绍闻言,面上露出几分笑意。 摊手对边上的曹昂示意了一下。 接着悠然言道。 “我承认你很厉害,仅凭我一人之力,那确实有些许艰难之处。” “可倘若我和子脩,乃至于文节一同联手,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自动忽略了韩馥。 公孙瓒的目光,转向了静坐在一旁,悠然看戏的曹昂身上。 面上满是忌惮之色。 在昨日之前,袁绍要是摆出这样的威胁,那公孙瓒是全然不在意的。 以一敌三又如何? 我自全然不惧! 可今时不同往日。 在经历了昨日的惨败之后,公孙瓒就不得不正视曹昂所带来的威胁了。 诚然对于昨天那场失败,公孙瓒能够找出很多借口,来为自己开脱。 诸如轻敌大意,又或者严纲无能,甚至主动进攻客场作战,这些都能够成为理由。 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输了就是输了! 以两万精锐骑兵冲击不到一万五千人的步兵阵地,都能被打的人仰马翻。 就证明,厉害的是曹昂这个人! 强悍的是曹军上下。 那么攻守易形之后,想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应对公孙军,这对曹昂而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 而这。 也正是公孙瓒没有丧失战斗力,却依旧忌惮曹昂的根本原因。 …… 沉默了片刻之后。 公孙瓒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举措。 他先是对着曹昂拱了拱手,接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后郑重其事的说道。 “曹将军乃是青年俊杰,行军布阵一道,更是天下罕有之大才,若是你与袁本初联手,我还真没有必胜把握。” “只是请恕在下直言,不知袁本初究竟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使得你愿意与其共同进退?” “若是可以的话,不妨直言相告,他给得起的条件,我公孙瓒一样拿得出,甚至能给的比他更多!” “倘若子脩愿意舍弃成见,转而与我联手共进退,我愿在事成之后,将冀州南部一郡国奉送与你,且往后冀州兖州互不侵犯,曹家公孙家世代交好!” “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 当即把在场众人给整懵了。 什么情况? 这还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公孙瓒吗,狂傲如他,居然也会主动向曹昂抛出橄榄枝。 甚至明确表示,愿意为此而付出更大的代价,给出更多的条件。 别人怎么想的,曹昂不知道。 总之他现在有点小爽。 …… 公孙瓒不是一个眼睛长到头顶上,不管身份高低,他都看不起的人。 对于深受其认可之辈。 公孙伯圭绝对是能好言相交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此时此刻的公孙瓒心中,曹昂的地位已经被无限拔高。 从蔑称其为“黄口小儿”,再到如今的“青年俊杰”,前后态度之差,实不能以道里计啊! 公孙将军,何以前倨而后恭也? 而在如此思绪的同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