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便来到了目的地。 而随着曹昂当先入内,很快便看见一名年纪约四十来岁的中年文士,此刻正安然的坐在位置上。 宽衣博带,大袖飘飘。 面如冠玉,气质出尘,即便人到中年,也依旧不减丰神俊朗之意。 这一看。 曹昂就忍不住连连点头。 这荀家的基因果然不赖,荀彧长得帅,荀悦也长得帅,真不愧是兄弟。 正当曹昂思绪飘转之际。 望见三人进来的荀悦,也动作迅速的站起身,一眼扫过,在向荀彧和荀攸略微点头后,便带着几分淡淡笑意的对曹昂躬身行礼道。 “想必您就是曹子脩将军了,悦早闻君之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荀悦一上来便吹捧了几句。 但是其言语间只听得出热情,却没有半分阿谀奉承的意味。 显然只是流于表面的客套。 …… 曹昂对此不以为意。 只是笑眯眯的拱手回道。 “我听文若所说,荀家大郎沉着好静,文采斐然,德行兼备,家学渊源,乃当世罕有之大才。” “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立时便知文若所言,未有半分虚处。” 曹昂毫不犹豫的回应了一番。 然而荀悦在听见后,却只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笑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热忱起来,非常符合“沉着好静”的评价。 “将军实在谬赞了,在下不过是荀家区区一闲人,未有功名在身,也不曾建立什么功业,实不敢当大才之称!” 干脆利落的回应。 令曹昂心中有了计较。 的确是个正宗的清流文人。 动用寻常的外物,和利益进行诱惑,恐怕还真没有什么好效果。 但问题不大。 自己有荀彧做内应,直接来一个对症下药,很快就能把他拿捏的死死的。 想到这里。 曹昂也不开口说什么招揽之事,对于请他做说客,更是绝口不提。 反倒在邀请荀悦坐下后。 一边吩咐下人奉上茶汤,一边满面笑容,状若无意的随口道。 “听说仲豫乃博览群书,喜好古文经义,翻阅典籍之人,这倒是与在下不谋而合了。” “不瞒你说,我也是个喜好读书之人,如今我家中还藏有千卷诗书,时不时便拿出来翻阅研读呢。” …… 其实荀悦并没有把面见曹昂,这件事放在心上,他只是应荀彧之邀,来这儿应付一下而已。 待会儿只要谈的差不多了。 他就会借故告辞。 既不伤了情面,也算是完成了弟弟拜托给他的事情。 因此对于曹昂的言语。 荀悦起初并没有听得多认真。 然而当他听到“千卷诗书”四个字的时候,浑身顿时打了个激灵,整个人“蹭”一下就支棱了起来。 “将军之言可是当真,您家中是真有千卷诗书吗?”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荀悦已经全然不复之前的淡定和沉静,取而代之的是矜持全无,颇有几分激动和兴奋之意。 而面对荀悦的追询。 曹昂假装没有感受到他的激昂,依旧是做轻描淡写的模样。 “在下从不说假话,当初我率兵参与讨论联盟时,扑灭了洛阳城大火后,侥幸在蔡邕蔡伯喈的家中,找到了多达上千卷的诗书典籍。” “而后又恰巧遇见了蔡公之女蔡琰,得到了她的应允,得以将这些诗书典籍,一并带回了兖州,如今暂为我曹家之藏书。” “怎么,仲豫莫非有几分兴趣?” …… 证据链完善。 足以证明曹昂绝非虚言。 荀悦的眼睛顿时就亮堂了起来。 双目之中仿佛划过流光溢彩,炯炯有神的盯着曹昂。 他这个人就爱书。 尤其是那些他没看过的古文经典。 而曹昂家中千卷藏书,怎么想都一定有他没看过的。 因此曹昂这一波,算是直接点到了荀悦的死穴上,令他心上如百爪抓挠一般,奇痒无比,却又奈何不得。 面对曹昂那意味深长的反问。 荀悦在嘴皮哆嗦了一阵后,终究是忍耐不住的,点头肯定道。 “让将军见笑了,在下平生不好别的,就好研习文章,诵古之大家经典,若是我家中能有千卷藏书,那定然十天半月见不到我露一面。” “因此听到将军您有这样的条件,在下一时间心痒难耐,还望莫怪!” 耳畔听着荀悦的告罪。 曹昂潇洒无比的挥了挥手。 “我当是什么大事,倘若仲豫感兴趣的话,那不妨等此间事了后,随我一道返回兖州。” “彼时你想看什么书,我列一个名目清单出来,你大可从中挑选,我自借与你观阅。” 一言既出。 荀悦反倒冷静了下来。 …… 荀悦虽然没有当过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