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明太祖-《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3/3)页

    他缓缓拿出一个笔记本:

    “这是我的报告”

    说着,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臣求陛下成全!”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慢条斯理地说道:

    "瞧瞧!"

    “他就是我们老朱家族的那个天才儿子”

    “以我为尊,以我为尊。”

    “捐出自己的钱财,为民除害,为民除害,为民除害。”

    他顿了一下,道:"我们也不奢望你能像我们大孙子一样,只要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为我们的子民着想。"

    他顿了一下,道:"我们不要求你像我们大孙子一样,只要你做任何事情,都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为天下苍生着想。"

    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齐齐行礼。

    “恭喜太子,恭喜皇帝,恭喜大明!”

    刘仲质和刘三吾几个人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甚至还用手指弹了弹衣服上没有的尘土,得意的望向了自己的同伴:

    看看!这位皇长孙子的英明神武,是我儿子一手带大的!

    朱元璋挥挥手,然后转身对着朱雄英轻声道“好了”

    “大孙子,我们同意!”

    “以你的年龄,能有这样的想法和勇气,我很欣慰。”

    “我要给你什么,你尽管说!”

    朱雄英一口回绝:

    “陛下,我是你的亲外孙,做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哪里还用得着我吉?!”

    朱元璋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他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个——”朱雄英一脸的尴尬,不过转念一想,他的眼睛就是一闪:

    “我要吃一顿”

    “咦,什么菜式啊?”朱元璋一脸疑惑,难道皇宫之中,真有什么不能吃光的?

    朱雄英停了一下,又说:"一盘伟条"

    "一碟用芦苇糠和粗面做成的条子"

    朱标愣了愣,随后点头表示明白,在场的官员们也都纷纷表示赞同。

    "嗯?"朱元璋不动声色的扬了扬眉,等着朱雄英继续说下去。

    朱雄英转过身来,看向朱倩:

    “我和我爹一起,带着我的队伍,走访了几个穷苦人家,那就是他们的食物,可是我吃了之后,才知道……真的很不好吃”

    “虽然这些东西很难下咽,也很难喝,但我听你说,若是我的子民,能天天吃到这些东西,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在我看来,这些食物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都是普通人家的食物,他们能吃饭,我也能吃饭。”

    "一碗一碗,想一碗一碗,半丝,半缕恒念,物以稀为贵"

    “因此,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些粗糙的粮食,作为我爱农的动力。”

    “我想,我大明的人,每天都要吃饭,如果有人饿着肚子,我就一定要把这张纸条给他。”

    说完这番话,朱雄英扑通一声,双膝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孙儿伏下,求皇上恩准!”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赏之色:

    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他自己也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出身,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希翼能够在自己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男人种田,女人织布的天堂。

    在他们看来,食物、田地才是最重要的。

    他登基以来,声望一天比一天高,特别是在大殿上,更是从来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平日里一本正经的他,今天竟然罕见的对百官们开玩笑,他冲着朱雄英微微一笑,然后转过身来,朗声道:

    "你看,我们家大孙子可真会做人"

    "你还小气的要我们做条子,嗯?"

    末了,他还故意拖了尾音。

    “嘿嘿,嘿嘿嘿”

    下方的文武百官们也都是哈哈大笑起来,原本因为厮杀而变得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是烟消云散。

    笑声过后,李善长在群臣之中道:

    “农业是一切的基础,皇长孙殿下对农民的关心,是我们大明的福气”

    “恭喜圣上,恭喜皇子,恭喜大明!”

    朱雄英转过身来,望着眼前的大明首屈一指的武将:

    他虽然七十多岁了,但面容苍老,头发花白,一双眼睛更是阴森恐怖,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从他出征开始,他就负责运送粮草,坐镇后方,挑选官员。

    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王朝,都是最有贡献的人。

    像刘邦时期的萧何、刘备时期的诸葛亮、西晋时期的司马睿王等人,无一不是在做这些事。

    这一点,李善长是知道的。

    虽然胡惟庸的案子,因为爷爷对他的态度比较温和,所以并没有影响到他。

    但他毕竟是胡惟庸的老师,也是胡惟庸一手带大的,两人是姻亲,所以,他在朝中一直都有不少关于胡惟庸的传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