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话还没有说完。 但现场的气氛有些沉闷,很难判断…天禾很少用这种词。 “不该啊。”郭阳发出了叹息。 众人以为老板也不能接受粮食减产,尤其是高德、苗一封等人。 在此前北部湾港口泊位的投资建设上,高德和苗一封考虑到轮作休耕,都力主建中小泊位的码头。 为此和陈燕秋等人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是老板拍板,建10万吨级的泊位,因为他坚信轮作休耕不好影响到粮食出口。 如今,看来,悬! 高德叹道:“确实有些遗憾。” 苗一封说:“今明两年粮食出口任务应该都不重,得想办法解决运力。” “休耕要停止吗?” 听到这些话,郭阳反应过来这些人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更气了,厉声道: “我说的不该,是不该这么丧气!其他人也就算了,怎么你们也背上了这一层包袱!” 高德有些愕然。 苗一封等人也没好到哪儿去。 是这个不该吗? 郭阳说:“瞿总说的很清楚,种植结构向好,前两年是玉米需要出口,大豆需要大量进口,如今调整过后,整体供给更加平衡,对外依赖大幅降低,这应该是大好事! 怎么一个个垂头丧气!” “对,这就是一层包袱!”瞿阳振声道:“在天禾内部,也有很多人背上了这样的包袱。 前几年,每年全国粮食都是超级大丰收、大增产,其主要功劳也都是来源于天禾良种。 天玉系列受到了农户的热捧,天禾人以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而自豪,现在可能会结束,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但我认为结束得好! 这就是沉重的包袱! 越早丢掉越好! 国内粮食不够吃吗? 事实上,国内农产品价格一直很稳定,稳定的低! 这时候就应该调结构、提地力,让土地休养生息,这才是最科学的道路! 少卖点种子又如何? 这并不能影响天禾,天禾依然是种业龙头,依然是国内唯一的跨国种业巨头!” 瞿阳的语气激烈。 他这翻话更像是在对天禾的管理层说,但与会的其他公司人员也感觉振聋发聩!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禾或者说天禾就背上了一层包袱,国内粮食增产的包袱。 以前这的确很重要,关系到十几亿人的生计。 但现在都在出口了,知道出口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接轨,玉米价格不增反降! 这不能说是一件好事。 过去为了粮食增产,透支了太多的土地地力。 东北的黑土层在一年年变薄,有的甚至变成了盐碱地、低产田。 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河套平原等等传统粮食产区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威胁。 还有很多因工业生产、城市建设而污染的土地在生产粮食,这样的粮有必要生产吗? 大众不理解可以接受,但身为嘉禾的一员,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治理项目,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灾难。 起码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只是被一时的荣耀迷了眼,背上了包袱。 很多人都想到了老板刚开始时发出的叹息:“不该啊!” 确实不该! “今天的瞿阳有些正啊,正得发邪。”郭阳的调侃声让众人回过神来,“正的有些不像瞿阳。” “哈哈哈……”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哄笑,众人都想到了集团关于瞿阳的传闻。 什么八个老婆、混过黑社会、金牌打手、心狠手辣等等一系列的传言,结合此时的‘正’。 确实正得发邪。 这时,郭阳才说道:“但瞿总说的也很对,有些包袱该丢就得丢!” “好。” “瞿总威武!” “老板帅气!” 屏幕里响起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郭阳感觉到众人的士气已被调动。又朝屏幕前伸出右手,示意安静,说: “但谁说的粮食一定会减产? 结果没出之前,就一切都还有悬念,因为休耕,今年的统计难度变大了而已! 增产,依然有希望!” 接下来,他才说了一些细节上的部署,而这些需要全体嘉禾人去完成。 所以,在干正事之前,他需要卸掉所有人身上的包袱。 会后,祁子文跟在郭阳身旁,嘀咕道:“就怕上面有人也放不下包袱。” 郭阳挑了挑眉,“你怀疑过以前国内的粮食增产数据有假吗?” “怀疑过,但后来就没了。” “因为来了总部?”郭阳以为他是看了天禾内部的数据后增强了信心。 “不是。”祁子文笑了笑,“对比两个邻居的物价,就知道国内的物产有多丰富。” 郭阳莞尔,但不得不说这确实很有道理。 日韩两个邻国,经济发达,然而,居民生活成本却高得惊人,物价更是随时可能会剧烈波动。 甚至南韩军队的伙食看起来都像是猪草。 在后世,南韩的运动员在华夏冬奥打包带走全部西瓜,结果惨遭日本运动员举报。 不得不说很有趣。 但也能对比出华夏物质生产的丰富,农村路边的西瓜三五毛一斤,产区烂市时更是几分钱一斤。 郭阳理解祁子文的这种心态变化,想了想,说:“放心吧,上层看得清利弊,现在就是休耕的最好时机。” 祁子文说:“一直悬而未决,难免让人担忧。” 郭阳笑道:“时间还早呢。” 正常来说,每年的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是在12月初或者1月初公布。 所以,现在时间确实还早。 只是有些人故意贩卖焦虑,让很多人和群体都在盼着出数据。 … 金九银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农业。 十月一过,天气渐冷,寒风开始席卷各地,但国内的跳梁小丑依旧活跃,贩卖焦虑总能获得不少流量。 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 嘉禾也开始了全力反击。 比媒体渠道,嘉禾有流量日益走强的蔚来微博,还有农业和长视频领域的扛把子惠农网。 丢掉包袱的嘉禾中层骨干们,开始活跃在各个平台上。 拿出这几年的数据、成绩、现实案例来一一说明。 粮食危机? 不存在的。 看看这个:“国产大豆的六年,从几近崩溃到全面逆袭!” “从每年进口数千万吨大豆和玉米,但今年粮食进口降到了历史冰点!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大豆,截至日前,国内没有进口一粒大豆,反而出口了上百万吨大豆和豆制品! 转基因大豆彻底从国内消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