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顿了顿,唐卫华又说:“这只是果实的收入,如果算上文冠果茶等副产品,收入还要高些。” “还不错。”郭阳说:“这么看来,在乡下当个农民,有个几十亩山地,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 唐卫华说:“除了累,收入可比城里大多数打工人收入高,现在返乡的中青年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这是好事。”郭阳笑道:“大西北这么多地,不多吸引点年轻人来,这树可能都不好种下去。” “哈哈,也是,等红旗河通水了,国内的能源问题也就彻底解决了吧。” “现在其实已经解决了。” 国内很早就有种植2亿亩能源林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差不多已经完成了。 只是部分还没进入产果期。 单这两亿亩全部进入丰产期,国内的进口原油就要减少百分之六七十。 更何况红旗河。 届时种植文冠果和麻风树的收益就会降下来,但从整体上看,依然是稳赚的局面。 只是苦了产油国。 途径定西时,郭阳还特意去看了看马铃薯的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定西的马铃薯产业链已经极其成熟,列车满载着田野的希望和农民的期盼,过黄河、跨长江,定点、定量、成规模地走向全国的各个市场。 天薯系列也成为了知名品种,不仅在国内销售,同时也出口到海外十几个国家。 不过相比其它种子天禾系的一家独大,在马铃薯种薯领域更多是百花齐放。 天薯只是添砖加瓦,但这样郭阳反而更轻松自如一些。 在种子商店的干涉下,全球尖端种业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科幻时代,总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眼前的‘金蛋蛋’,让郭阳有种踏实感。 同样的踏实感,还有再一次大丰收的粮食。 … 京城,农业部。 现任种植业司司长罗瑞云正在看着一份测产报告,“数据确认准确?” 粮食监测处处长许师泽也有点迟疑,“这次整合了遥感与GIS、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进行产量预测和修正,应该会比较准。 不过,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台账与基层还没上报,未进行交叉验证。” 罗瑞云:“加紧验证,有数据偏差赶紧修改。” 许师泽:“是,司长。” 两人心里都在嘀咕,这粮食产量怎么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速呢。 这次可是10亿吨啊! 再这样下去,等红旗河一通航,国内岂不是要生产出全球一半以上的粮食。 想想都匪夷所思。 吉省,榆树。 作为全国最大的产粮大县,榆树在产粮排行榜上常年稳居榜首。 在县里各个乡镇和村都设立了粮食产量固定观察点,定期记录播种面积、投入产出等数据。 每年也都会进行田间实测。 实测的样本田块由卫星划分,然后由村民小组和合作社技术骨干负责割测样本,初步汇总,各级机构抽查评估。 农业局的科长张国和调查队的科员王武就来到了一个村子。 “随便选一个地,直接开始测吧。” 不一会儿,根据一小块的产量就推测出了这块玉米的亩产量。 “3412斤?!” 张国皱了皱眉:“是不是选的地块太好了,再选一块普通点的。” 村民小组长说:“张科长,这产量你看着测的,这还能有假吗?” 张国:“产量太高了,最近几年粮食产量接连创新高,不仅民间怀疑数据真实性,就连上面也在质疑下面测产的时候有夸大。” 科员王武也说:“再多测两次吧,也不差这点功夫。” “行吧。” 又过了一会儿,看着计算出来的数据,张国和王武傻眼了。 3425斤…3426斤… 这产量反而越测越高。 “小王,去年的平均产量是多少呢?”张国有点迷惘了地问。 王武:“3100多吧,估计有八九个点的增幅。” 张国:“要不咱们报少点吧。” 一个个样本的实测下来,两人麻木了,最终还是将数据如实上报了局长,名义上的县级调查队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