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终于碰到一起-《穿越年代,做交通员的那些年》


    第(2/3)页

    “能够想象,未来火热的电影题材,无非就是两种。”

    “一是爱国题材,随着民族意识觉醒,会有一众红色题材电影大火。”

    “二是搞笑题材,喜剧电影更轻松欢快,更容易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

    “还有一个小众题材,可能会出现一两部精品。”

    “那就是揭露现实的电影,这一点,棒子国已经把水蹚过了。”

    “但是这个东西风险太大,收益不稳定。”

    “无法预见哪个电影会火,哪个电影会扑街。”

    “以我们现在的资本,还玩不起。”

    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

    投资一个电影,听着简单,其实工作极其繁琐。

    拉赞助、找发行商、宣发、制作、剧本创作、人员配置等等一大堆的活儿。

    专业公司都够呛能做好,更别说还没接触过的新人了。

    还有投资数额,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

    如果电影拍出来扑街了,连一个零头都收不回来。

    对于总共资产还不过5亿的逸欣集团而言,想都不敢想。

    赌输起码是自断一臂,严重了就是倾家荡产。

    顿了顿,林逸欣又沉吟道:“至于线下影院。”

    “我个人认为,这是未来注定要走向衰败的产业。”

    “他们眼前的敌人便是线上播放平台,足够便捷简单。”

    “问题只是规则还没有被人打破罢了。”

    “一旦遇见什么天灾人祸,或者来一个政策。”

    “电影可以先在线上平台播放,那线下影院日子就难过了。”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虚拟屏幕技术和大屏电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线下影院行业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我们现在投资,很可能刚刚有了成绩,就会遇见行业寒冬了。”

    她话没说透,其实只说本钱,也是干不成的。

    一个电影院投资至少要50万,没1000家都形成不了规模。

    再算上周边行业投资和前期投入成本。

    没有20亿家底,入行线下影院连一个浪花都掀不起来。

    这就好比逸欣集团看上一个卖300块钱的手机,兜里只有30块钱。

    吭哧吭哧打工赚钱,好不容易攒够了,再一看。

    那手机贬值成一个破砖头了,买到手里,除了占地方毫无作用。

    三条路里面,两条路都走不通,结局只剩下一个了……

    亦舒好奇道:“逸欣,那你是准备投资做电影?”

    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摔了就全没了。

    但要是分开放,就会安全得多。

    投资电影可以像是投资公司一样,这家公司投一点,那家公司投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