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惨兮兮的孙女们-《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至于子嗣问题,他们大房也不怕会被摊薄,反正各房都会为他娶一房妻子给他生儿子。
随着孙女们的长大,身量抽长了,已经全都及笄,这饭量自然也上去。
而且朝廷规定,兄弟二人若是只有一个能继承香火的子嗣,无子的那房只要经过另一房的同意就可以将侄子认作嗣子,让他兼祧两房,等他将来有了子嗣,过继一个子嗣给自家延续香火。
若是几个童生们才学都差不多,那么对于收了银子的,给你润润色,做点小动作什么的,这秀才的位置或许就是你的了,可若是你这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孩子就是运气不好,他们该打点的银子都打点过了,偏偏每次都差那么一两名、两三名而落榜。
哪怕就算有钱,他们也担心若在女儿身上的多了,那分摊给儿子的便薄了,便也选择贱养。
所以在本朝,虽然溺女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普通百姓也愿意生女儿了,但又形成了另一种风气。
其他人家还好,女儿及笄后就可以早早嫁人,换些彩礼,但他薛家不行。
所以,就算他们想把几个孙女都嫁了换彩礼,给孙子读书科考都不行,先不说这些被他们养的面黄肌瘦的孙女们换到的彩礼够不够孙子再科考一年的。
所以就算二房再不满,也只能接受,谁让他们是嗣父母呢。
先不说以后两房的一切都由自己儿子继承,只要儿子继承两房,那不用大房要求,二房也会巴巴的往前凑,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在自己儿子身上。
那就是女儿贱养,给她们点吃的能养活长大就行,不用费太多的口粮,而且从小就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及笄后嫁人还能收回一笔彩礼给儿子当聘礼,故而养女也不亏。
因着这个风气,也导致普通百姓家中女儿的身子普遍都养的粗糙,给口吃的饿不死就行,十家就有九家的女儿都是面黄肌瘦瘦巴巴的。
虽是隔了一房的嗣子,但好歹也是他们老薛家的血脉呐。
对于这个媳妇,二房自是不满意,可家中的积蓄这些年已经差不多的精光,也没有余钱说上两门满意的亲事。
毕竟读书是最费钱财的事,不管是笔墨纸砚的耗费还是书院的束脩,以及在县城里的住宿伙食,还有考试时各方的打点,都是要银子的。
话说回来,虽然科考是大事,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却是一个家庭传承的根本呐。
尤其若是今年再考不上,还要再考一年,家里剩余的钱财可就不够娶媳妇了,特别是要娶上一位配的上他读书人身份的妻子。
之前为了让他专心读书,而且也为了省银子,都没有考虑亲事问题。
而说给二房的则是隔壁康田村的柳家三女柳慧宁,今年一十九。
薛伯卿读书科考这些年,薛家前几代累计下来的钱财几乎都已经快要耗光了,就连田产如今也卖的只剩下两亩薄田以及如今住的这间旧宅子。
说给大房的是跟赵家村隔了几个村的江家长女江芊月,今年二十,祖上出过秀才,人长的也标致,给了十五两银子的聘礼。
而大房呢?他们巴不得让儿子被认嗣子呢。
不然科考的事就得明年再想办法,但必须不能耽误娶亲。
再一个,大房的伯卿将来可是要当秀才老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