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黄御的问话,候五的眼中,立即闪过一丝火热。 这是要给我升职加薪吗? 候五:“多谢公子的大恩大德!自此之后,小人定为公子竭尽全力而为之。打仗的时候,冲在公子的前面,逃跑...撤军的时候,为公子断后。” 黄御摆了摆手,道:“停!你的马屁,拍的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我不爱听。你说点有趣的事情,我就给你升职,要不然...哼哼...你还是继续干你的都伯吧。” 候五一听,心花怒发。 公子,你这是逼着我‘走弯路’啊? 我的升职,应该是名正言顺,顺水推舟的。说点有趣的事情,这算什么啊? 我的内心,是鄙视且拒绝这种行为的。 但我的嘴... 候五一脸献媚的说道:“就在刚刚,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营门口处,遇到了一个傻子。” 黄御:“傻子?他怎么傻了?” 候五:“据他说,他乃武陵郡的郡中属官。看到公子在这一年中的所作所为,心中大受感动。便放弃了原来的官职,打算从军。与公子一起剿匪,守护一方百姓。 你说说,一个文弱书生,放着好好的文章不写,大好前途不要,非要投军。他不是傻子,是什么呢?” 黄御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候五呵斥道:“我看,你才像个傻子。后来,怎么样了?” 候五:“屯将赵天带着他去测试武艺了。新兵,都是这个规矩。测试不过关的话,从哪来的,回那去。我们破虏营,虽然赏罚分明,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黄御:“带我去看看!” 候五:“现在?” 黄御:“立即,马上。” 候五:“那我的升职之事...” 黄御:“先放着吧。若因为你而让我错失良才,你的都伯职位能不能在,还不一定呢。” 候五:“我只是路过...而已。” 说话间,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赵天所在的校场。 校场中,刚来的几名新兵正在测技。其中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身穿灰衣,正在张弓搭箭。他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一圈将士。 喝彩之声,连绵不断的响起。 而其他几处,寥寥无几人。 黄御对着候五使了一个眼色。 候五会意。 不一会儿,新兵记录册便被拿来了。最下方,‘李严’两个大字,工工整整的写在册上。 黄御看后,心中一阵窃喜。 竟然是他? 难怪黄御高兴。这李严,字正方,南阳郡人士。刘备手下的重臣,与诸葛亮一起,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这是一名既能领军打仗,还能治理地方的能才。 就在此时,场中的测技结束了。 一名脑袋颇大的壮汉对着身穿灰衣的青年说道:“你叫李严是吧?只要你来我这一屯,我直接去面见将军,让你当都伯。统领一队人马,可好?” 李严还未回话,一旁的赵天不干了。 “葛大头,你要脸不要? 这李严,是我召进来的,也是我带来测技的。 怎么? 看到他能力高,就来‘挖人’了? 将军说的,对待新兵,要一视同仁,你都忘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