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桑春续章:新枝发,暖意扬-《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1/3)页

    长乐宫的春风总带着三分缱绻,刚漫过宫墙,就催得桑园里的新枝抽了芽。嫩黄的桑芽顶着晨露,像缀在枝头的碎玉,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几滴清润,溅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凤染霜披着件月白绣桑枝纹的披风,站在蚕房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身影——春桃正小心翼翼地将刚孵化的蚕卵倒进铺着桑叶的篾匾里,那些芝麻粒大小的蚕卵,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米黄色,像撒了一层细沙。

    “娘娘,今年的春蚕卵比去年多了三成,守苗爷爷说,这是共植维度送来的‘金珠蚕’卵,孵化率高,吐丝量也比软丝蚕多一成。”春桃直起身,额前的碎发沾着点蚕房里的湿气,语气里满是欣喜,“您看,已经有几只破壳了,黑乎乎的,像小蚂蚁一样。”

    凤染霜俯身细看,果然见几只极小的蚕宝宝正趴在桑叶边缘,慢慢蠕动着,啃食着最嫩的叶尖,留下细细的齿痕。“小心些,别碰着它们,刚破壳的蚕宝宝最娇弱。”她轻声叮嘱,指尖悬在篾匾上方,却不敢触碰,生怕惊扰了这些小小的生命。

    “娘!源溪说春蚕破壳了,我来看看!”风澈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脆。他穿着一身浅绿的常服,跑起来像一阵风,衣角扫过廊下的桑枝灯笼,灯笼轻轻摇晃,洒下细碎的暖光。源溪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个厚厚的本子,步履沉稳,与风澈的急躁形成鲜明对比。

    “慢着点,别摔了!”凤染霜笑着喊道,看着风澈一头扎进蚕房,差点撞到摆放篾匾的架子。源溪连忙扶住他,无奈地说:“说了让你慢些,蚕房里地方小,别碰倒了蚕匾。”

    风澈吐了吐舌头,凑到篾匾前,眼睛瞪得圆圆的:“哇!这么小!比去年的软丝蚕破壳时还小!守苗爷爷说,它们长大后会吐金色的丝,是真的吗?”

    “是真的,”守苗爷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肩上扛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新采的桑芽,“金珠蚕吐的丝带着淡淡的金光,织出来的布不仅好看,还更结实,冬天穿特别暖和。不过它们也更挑食,只吃刚抽芽的三指宽桑叶,老叶、黄叶都不吃。”

    他把桑芽放在石桌上,拿起一片最嫩的,递给风澈:“你看,要选这种带着绒毛、颜色嫩黄的,用清水洗干净,擦干水分才能喂给它们吃,不然会拉肚子。”

    风澈接过桑芽,小心翼翼地放进篾匾里,看着蚕宝宝们慢慢爬过去,围着桑芽啃食起来,嘴里不停地念叨:“真神奇!这么小的身子,竟然能吃这么快!”

    源溪则翻开手里的本子,认真地记录着:“金珠蚕,孵化期七日,破壳后食用嫩黄桑芽,每日三喂,桑叶需洗净擦干……”她的字迹工整,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蚕宝宝草图,标注出关键部位。

    正说着,慕容冷带着几个身着锦袍的男子走进来,为首的是个面色温和的中年人,留着山羊胡,穿着绣着水波纹的深蓝色锦袍,手里拿着个算盘,看起来像是个商人。“染霜,这位是江南织造局的李主事,特意来宫里请教金珠蚕的养殖技术,打算在江南推广桑蚕产业。”

    李主事连忙上前行礼,语气恭敬:“皇后娘娘安好,久闻长乐宫培育出了优质蚕种,江南气候湿润,适合种桑养蚕,只是百姓们缺乏技术,养的蚕吐丝量少,织出的布质量也差,恳请娘娘和陛下赐教。”

    凤染霜笑着点头:“李主事不必多礼,推广桑蚕产业是好事,我们自然会全力相助。守苗爷爷是养殖蚕种的行家,陈老伯精通缫丝织布,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他们便是。”

    守苗爷爷拍了拍胸脯:“李主事放心,包在我身上!金珠蚕的养殖技巧,我一定倾囊相授,保证江南的百姓也能养好蚕,吐好丝!”

    接下来的几日,长乐宫变得格外热闹。李主事带着随从,每天跟着守苗爷爷学习金珠蚕的养殖方法,从选桑芽、喂蚕,到清理蚕沙、控制蚕房温度,每一个细节都记录得清清楚楚。陈老伯则教他们缫丝和织布的技巧,还特意演示了改良后的缫丝车和织布机,让他们惊叹不已。

    风澈和源溪也成了李主事一行人的小老师。风澈负责教他们辨认优质桑芽,还带着他们去桑园采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挑选;源溪则把自己整理的养蚕手册送给他们,耐心地讲解手册上的内容,还根据江南的气候特点,提出了调整蚕房通风和湿度的建议。

    这日清晨,风里飘来淡淡的花香,原来是宫后的桃林开了花,粉白的桃花缀满枝头,像一片云霞。凤染霜提议带着李主事一行人去桑园和桃林转转,让他们感受一下长乐宫的春日风光。

    桑园里,新抽的桑枝已经长到了半人高,嫩黄的桑叶在阳光下泛着光,百姓们正忙着采摘桑芽,竹篮里很快就堆起了小山。李主事看着满园的桑苗,赞叹道:“皇后娘娘,您看这桑苗长得多好,绿油油的,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江南的桑园要是也能长得这么好,蚕宝宝肯定能吃得饱,吐丝也多。”

    “这都是百姓们勤劳的结果,”凤染霜笑着说,“我们不仅给百姓们提供优质桑苗和蚕种,还派匠人教他们如何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只要用心打理,江南的桑园也能长得这么好。”

    走到桃林时,风澈正和源溪坐在桃树下,用桑枝编小篮子。风澈编的篮子歪歪扭扭,还掉了几根竹条,源溪则编得精致小巧,篮沿上还编了个小小的桃花图案。“李叔叔,你看我编的篮子!”风澈举起自己的“作品”,得意地说,“等蚕宝宝长大了,我就用这个篮子装蚕茧!”

    李主事笑着接过篮子,夸赞道:“小殿下真厉害,编得真好看!等江南的桑蚕产业发展起来,我也让那里的孩子们学着编桑枝篮子,用来装桑芽和蚕茧。”

    中午,御膳房准备了丰盛的桑蚕宴,全是用春日的桑芽和新鲜食材做的:桑芽炒鸡蛋,翠绿的桑芽搭配金黄的鸡蛋,鲜香可口;桑叶饺子,饺皮里掺了桑叶汁,呈淡淡的绿色,咬一口满是清香;还有桑芽粥,软糯的大米混着切碎的桑芽,喝起来清爽又养胃。

    李主事品尝着美食,赞不绝口:“皇后娘娘,这桑芽做的菜真是太美味了!江南也有很多桑芽,只是百姓们不知道怎么吃,以后我也要把这些做法教给他们,让他们既能靠桑蚕赚钱,又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慕容冷笑着说:“李主事有心了。桑蚕产业不仅能让百姓们增收,还能带动相关的饮食、手工艺品发展,形成产业链,让更多人受益。”

    宴席上,大家还讨论了江南桑蚕产业的推广计划。慕容冷决定派守苗爷爷和陈老伯带着一批桑苗、蚕种和改良工具,随李主事一起去江南,指导百姓们种桑养蚕。凤染霜则让花汐准备了一批绣花图谱和染丝草,让江南的绣娘们也能学会精美的蚕丝绣品制作技艺。

    离别的那天,长乐宫门口摆满了要运往江南的物资:一筐筐饱满的金珠蚕卵、一捆捆优质桑苗、一台台改良的缫丝车和织布机,还有装满养蚕手册、绣花图谱的箱子。守苗爷爷和陈老伯穿着崭新的布衣,精神抖擞地站在马车旁,准备出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