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寒雪桑痕里的跨域新章-《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1/3)页

    初冬的乌蒙山,第一场雪悄然而至。细密的雪花落在紫纹蜜桑的枝叶上,凝结成薄薄的冰棱,原本金红相间的桑园裹上了一层银白,远远望去,像一幅晕染了冷色的水墨画。风澈站在桑园的观景台上,手里捏着一张刚收到的急件,指尖的凉意比寒风更甚——北方边境的寒潮提前来袭,联盟下辖的三个外围桑园受冻严重,紫纹蜜桑的叶片大面积枯萎,预计下月的蚕丝产量会锐减三成。而此时,西洋的冬季订单正源源不断地涌来,其中艾莲娜女士加急定制的五十套蓝丝保暖礼服,要求月底必须交货。

    “风澈哥,外围桑园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阿黑踩着积雪匆匆赶来,靴底的雪水在石板路上留下一串湿痕,“李村桑园的紫纹蜜桑,有一半的枝条都冻黑了,村民们正忙着用稻草裹树干,可雪还在下,怕是凶多吉少。”

    风澈皱紧眉头,目光扫过远处被白雪覆盖的桑园:“守苗爷爷呢?他在培育温室那边怎么样了?”

    “守苗爷爷带着小石头和几个匠人,正给实验田里的桑苗盖保温棚,用炭火升温呢。”阿黑抹了把脸上的雪沫,“可实验田的桑苗数量有限,就算都存活,也填补不了外围桑园的缺口。”

    两人正说着,一辆装饰着异域纹样的马车碾着积雪驶进了联盟大院,车身上悬挂的银铃随着颠簸发出清脆的声响。车门打开,一位身着裘皮长袍、头戴尖顶毡帽的中年男子走下来,身后跟着几位挎着皮囊的随从,为首的男子正是西域焉耆城邦的使者——伊思玛仪。

    “风澈先生,久仰大名。”伊思玛仪说着一口略带生硬的中原话,双手递上一封烫金信函,“我受焉耆王委托,特意来与高山桑蚕联盟洽谈合作。我们城邦盛产优质羊毛和驼绒,听闻贵联盟的蓝色蚕丝举世闻名,希望能共同研发‘丝绒混纺’面料,打开中西方的冬季服饰市场。”

    风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邀请伊思玛仪进屋落座。烤火塘里的桑枝炭燃烧得正旺,噼啪作响,暖意驱散了周身的寒气。伊思玛仪喝了一口温热的岩蜜桑茶,笑着说道:“我们焉耆的羊毛,纤维细长,保暖性极佳,只是纺织出来的面料略显粗糙;而贵联盟的蓝色蚕丝,细腻柔滑,光泽莹润,若是能将两者混纺,既能保留蚕丝的质感,又能兼具羊毛的保暖性,定能在冬季市场大受欢迎。”

    他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铺着一块羊毛样品,洁白蓬松,手感厚实。“这是我们最好的‘云绒羊毛’,去年曾试着与普通蚕丝混纺,效果不错,只是颜色单一。若是能用蓝色蚕丝,想必成品会更惊艳。”

    风澈看着锦盒里的羊毛,心里忽然一动——外围桑园受灾,蓝色蚕丝产量不足,若是能与羊毛混纺,不仅能解决原料短缺的问题,还能研发出适合冬季的新产品,正好应对艾莲娜的保暖礼服订单。可他随即又犯了难:联盟里没人有丝绒混纺的经验,而且焉耆的纺织技艺与中原差异巨大,如何实现技术融合,还是个未知数。

    “伊思玛仪使者,你的提议非常有价值。”风澈斟酌着说道,“只是丝绒混纺技术,我们此前从未涉足,而且蓝色蚕丝的特性特殊,混纺时可能会出现着色不均、纤维断裂等问题。”

    伊思玛仪早已料到这点,笑着从行囊里拿出一卷羊皮图纸:“这是我们焉耆最顶尖的纺织匠人绘制的混纺工艺图,虽然与中原技艺不同,但或许能给你们提供参考。另外,我还带来了三位纺织匠人,他们擅长羊毛与蚕丝的混纺,愿意与贵联盟的匠人共同研究。”

    守苗爷爷这时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寒气,看到屋里的异域客人,不由愣了一下。风澈连忙介绍道:“守苗爷爷,这是西域焉耆的伊思玛仪使者,想来与我们合作研发丝绒混纺面料。”

    守苗爷爷走到桌前,拿起羊毛样品和工艺图仔细端详,又用手指捻了捻蓝色蚕丝,沉吟道:“羊毛纤维粗硬,蚕丝细腻,混纺时需要先将羊毛软化,还要调整缫丝的捻度,让两种纤维能紧密结合。而且蓝色蚕丝的色素稳定性,会不会在混纺过程中受影响,还需要实验验证。”

    “正是如此。”伊思玛仪点头称赞,“守苗爷爷果然是行家。我们的匠人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所以希望能在贵联盟的实验室里,共同开展实验。”

    风澈当即拍板:“好!我们立刻成立丝绒混纺攻坚组,守苗爷爷负责纤维处理技术,陈老伯优化缫丝工艺,焉耆的匠人负责混纺设备调试,阿琳负责面料设计和品质把控,务必在半个月内拿出合格的样品。”

    消息传开后,联盟的匠人们都干劲十足。研修班的优秀学员们也主动请缨,加入了攻坚组。混纺实验室里,日夜灯火通明,羊毛软化池里飘着淡淡的草药香(焉耆匠人带来的软化配方,用西域甘草和红花熬制而成),缫丝机的轰鸣声与纺织机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冬日里最动听的乐章。

    刚开始实验时,问题接踵而至。羊毛软化的时间难以把控,时间太短,纤维依旧粗硬,与蚕丝混纺时容易断裂;时间太长,羊毛又会失去弹性,影响面料的蓬松度。连续三天,实验都以失败告终,织出来的面料要么布满断丝,要么颜色发灰,完全达不到要求。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焉耆的纺织匠人哈桑看着织坏的面料,急得直跺脚,“离我们约定的样品交付日期只有十天了,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软化时间,合作恐怕就要泡汤了。”

    小石头拿着记录数据的小本子,仔细分析道:“哈桑大叔,你看这组数据,羊毛用甘草红花水浸泡四个时辰,再用桑枝炭火低温烘干,纤维的柔软度刚好,要不我们试试这个参数?”

    哈桑半信半疑,按照小石头的建议调整了工艺。当新一批混纺面料织出来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宝蓝色的蚕丝与洁白的羊毛完美融合,面料既有蚕丝的莹润光泽,又有羊毛的厚实蓬松,用手触摸,温暖细腻,着色均匀,没有一丝断丝。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小石头激动地跳了起来,守苗爷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孩子,观察得真仔细,不愧是我的徒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