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火中取栗-《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第(2/3)页

    这就是火中取栗!风险极大,但却是绝境中唯一可能险中求胜的奇招!

    夏沫看着陈墨白因激动和奔跑而泛红的脸,以及那双在昏暗巷子里亮得惊人的眼睛,沉默了几秒钟,终于重重点头:“好!我知道有个地方!跟我来!”

    她所说的,是离这里不远的一个早已废弃的私人槎窑(一种景德镇特有的蛋形窑)。窑体半塌,早已无人问津,但因为停火时间不算特别长,加上窑炉保温性能好,窑室内很可能还积蓄着足以烫伤人的高温。

    三人再次行动起来,由夏沫带路,避开大路,贴着墙根阴影快速移动。幸运的是,追兵似乎被陈墨白之前的误导和分头行动搞乱了阵脚,暂时还没搜索到这片区域。

    很快,他们来到了那座废弃的槎窑前。窑体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杂草中,破损的窑门半开着,隐约能感觉到一股热浪从里面散发出来。

    “就是这里!”夏沫低声道。

    事不宜迟!陈墨白和夏沫合力,小心翼翼地接近窑门。灼热的空气扑面而来,窑室内漆黑一片,但凭借对温度的敏感,陈墨白能“感觉”到深处那尚未完全散去的、暗红色的“余烬”。

    他迅速脱下外套,包住双手,对夏沫和林清瑶说:“你们在外面警戒,我进去!”

    不等她们反对,他深吸一口滚烫的空气,矮身钻进了半人高的窑门。

    窑室内空间不大,热浪蒸腾,视线模糊。脚下是厚厚的窑渣和灰烬。陈墨白强忍着不适,凭借感知,迅速在靠近窑床中心、温度最高的区域,用手扒开一个浅坑。然后,他珍而重之地将从密室带出来的、包裹着几块最关键瓷板(记录了“鬼工门”近代核心成员和潜伏网络的部分)的布包,放了进去,再用滚烫的灰烬和碎窑砖仔细掩盖好,做出自然堆积的样子。

    做完这一切,他已是满头大汗,呼吸急促。他最后看了一眼那被掩盖的地方,咬了咬牙,迅速退出了窑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