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嬴政看到了他最熟悉的景象。 一群群商人,面如死灰,被虎狼般的秦吏从雕梁画栋的华丽宅邸中驱赶出来。 他们的万贯家财被清点、籍没,家人则被戴上枷锁,与罪犯为伍,流放至南越、九原等蛮荒边陲。 【秦始皇三十三年,徙天下富商翁伯等十二万户于咸阳。】 嬴政冷峻的面庞上,没有一丝波澜。 这是他的命令。 在他看来,将这些富可敌国、人心难测的财富拥有者,集中到帝都,置于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管,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财富,只能掌握在国家手中!掌握在朕的手中! 天幕的镜头一转,对准了汉高祖刘邦。 画面中,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商贾,腆着肚子,正想进入一座官署,却被门口的卫兵用长戟粗暴地拦下,直接推了个趔趄。 【汉高祖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刘邦哼了一声,心中暗道:“就该如此!一群投机取巧之辈,也配与官吏同列?” 紧接着,画面又转到汉文帝、景帝时期。 一位商人的儿子,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然而,在地方察举之时。 仅仅因为他的“商籍”身份,便被直接剥夺了被推荐的资格。 【汉朝律法: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制度性歧视。 它不仅在经济上盘剥,更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将整个商人阶级打入另册。 它要断绝的,是这个阶级向上流动的一切希望。 “断其望,则安分。” 不少帝王心中,都浮现出这句驭民之术的精髓,并深以为然。 然而,天幕的叙述并未停止,反而愈发凝重。 真正的重头戏,在汉武帝刘彻时期上演了。 天幕之上,汉武帝那雄才大略的身影浮现,他的身后,是北击匈奴的连天烽火,是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 【为了支撑对匈奴的庞大战争开支,汉武帝将对商人的打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将其彻底‘制度化’、‘国有化’。】 画面中,各地原本由私人经营的盐矿和铁矿,被成建制的军队和官吏强行接管。 反抗者,格杀勿论! 【盐铁官营】 【旁白:国家亲自下场,垄断了当时利润最高、也最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产业。这不仅仅是为了与民争利,更是为了从根源上,防止出现能够挑战国家力量的强大民间资本集团。】 紧接着,是更加酷烈、更加血腥的“算缗”与“告缗”。 一个普通的商贩,仅仅因为被邻居告发,私藏了五百钱没有上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