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来到了老人说的西福路,余挽舟找了一圈,询问了路人,并没找到那家福利院。 手机地图上,也没显示这里有一家福利院。 正在她打算放弃的时候,路上碰见一个摆摊的老婆婆。 摊上是热气腾腾的红薯,香味浓郁,她肚子有些饿了, 从包里拿了些零钱。 “老奶奶,帮我那一份。” 老奶奶见她是孕妇,给她拿了一块大的,递给她,“丫头,多吃点,多吃点生出来的孩子健康。” “谢谢奶奶。”余挽舟把钱给她后,看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关心的问道:“奶奶你什么时候回家,天黑啦!” “再等一会儿吧,今天没卖几个。” 出于同情,余挽舟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百元大钞,“我都要了,我家里人喜欢吃。” 为了不打击老人的自尊心,余挽舟撒了个谎。 老人顿时开心起来,急忙拿出包装袋给她一个一个装起来,老婆婆见她有点陌生,问道:“丫头,之前怎么没见过你,你是打哪来的。” “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老婆婆笑了笑,指着自己,“我在这住了几十年了,你要找人,找我就对了,这里的人我基本都认识。” “真的吗?” 余挽舟原本快要浇灭的希望瞬间腾起,问道:“奶奶您知道西福路这里有一家福利院的吗?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福利院?” 老婆婆装红薯的动作停了停,眯着眼睛思索了一下,点点头,“这里原来是搬过来一家福利院。” “在哪!”她激动起来。 “不过搬来的一年后就拆了,听说福利院的院长本就是无偿领养.孩子,后来实在是供不起了,就拆迁了,孩子也都送进其他的福利院了。” 原本刚燃起的那一丝希望,又瞬间消散了,余挽舟沮丧的接过老奶奶装好的剩下的红薯,有点重。 她正准备打招呼走人,一位中年妇女牵着两个小孩走了过来,“还有红薯吗?” “没啦,都被这位小姐买走啦!” 余挽舟回头,两个小孩大约三四岁的模样,穿的比较寒酸。 在这种21世纪的城市里,还有穿的寒酸的小孩,令她很疑惑。 听说红薯卖光了,两个孩子原本期待的表情瞬间消失了,但他们却没有大哭大闹,小手扯动着大人的手,“周妈妈,我们走吧。” 那位被小孩称呼为周妈妈的中年女人念念不舍的看了眼摊子,幽幽地叹了口气,“走吧,我们明天早点过来。” “等等!” 余挽舟喊住了她们,将手中的这袋装的满满的红薯递给中年妇女,“你们拿回去吃吧。” 中年妇女明显愣了一下,犹豫了一会让,婉拒的摇摇头,“既然是你买的,你就拿回去吃吧,我们没关系的,我们可以明天再来买。” “我本来就是多买了,你看,我手里还有呢!” 她晃了晃手中的单独的一份红薯,清澈动人的眸光充满了善良和诚意。 “那,好吧。”中年女人最后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伸手接过了那袋比较重的红薯。 见她是孕妇,她看了看周围,“这么晚了,你家在附近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