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家有美妻好种田》
第(3/3)页
结交太子 监视燕王
《山河月明》里的太子朱标
与此同时,朱棡跟太子朱标的关系也非常不错,否则就不可能犯错以后,能得到太子那么用心的帮助,而且朱棡也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甚至这种支持还延续到了对太子之后朱允炆的支持;还有历史研究发现,之所以朱棡被安排到太原,又能节制沿边军马,很大程度上是朱元璋和朱标深知朱棣的能力,就是有安排朱棡监视朱棣的意味。
由是太子与晋王深相结,交构媒孽。晋王又厚结近戚,以为己声誉,日夜搜求上国中细故,专欲倾上,然卒无所得。
而在历史上,朱棡不但跟朱标相处得很好,素来又很重视结交亲贵,一直把搜集朱棣封地的事当成重要工作,时时刻刻在注意着朱棣的动向,就等朱棣一旦有妄动,便出兵平乱。
壮年薨逝 父皇震恸
《山河月明》里的明太祖朱元璋
但天不假年,朱棡竟然走在了父皇朱元璋的前面,更谈不上继续节制监视燕王朱棣了。在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最后一年,朱棡因病去世,不久以后朱元璋也驾崩了。
在得知朱棡薨逝以后,朱元璋受到的打击非常大,极其悲伤,为此还连续三天不上朝,并且赐予了晋王朱棡“恭”的谥号,而典册中对朱棡的评价也很高,显示了朱元璋对这第三子故去的不舍与悲恸:
朕惟先王之典,生有名,殁有谥。所以彰其德表其行也。曩者封建诸子王。尔于晋为国藩屏于兹有年。迩者因疾永逝,特遵古典赐谥曰恭。呜呼!谥法者古今之公议不可废也。尔其有知服斯宠命册宝,俱如秦王制度。
《山河月明》剧照
朱棡是一代布衣天子朱元璋的爱子,他镇守山西,被视为股肱,有狂悖之行,却得太子庇护,父皇对他也多有教诲,他的军事才能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能一直活到建文帝时期,靖难之役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有更年长的他在,朱棣未必敢反,他的年龄占优势,又有监视的能力,那样的话历史可能真的要改写,而即使朱棣敢反,在与三哥朱棡的较量中,朱棣又能有几成胜算呢?
《山河月明》里的晋王朱棡
但历史没法假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代晋王朱棡终究没有成为左右局势的那个人,而在其身后的清代,他的陵寝还被盗掘,“其人乌纱红袍,足底金一锭,银一锭,两旁十棺十女”是当时的景象,这也徒增了一些历史推进过程中的无奈。
说明一段历史,讲好一个故事,原创历史文章,喜欢就请多多关注支持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