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留清白在人间-《家有美妻好种田》
            
            
            
                
    第(3/3)页
    既然选择放下,我自然不会纠结他们之间是真情还是假意,顾衍不提,我也不问。
    除了柔妃,又有三位妃嫔诊出喜脉,也有人想暗中谋害,但最终都没有伤及孩子。
    宫里又出了新的流言,说我坐稳了后位,又有嫡皇子傍身,还是皇长子,什么好处都占了,自然不用担心其他皇子的威胁。
    我听了这些流言只是笑笑,待我离宫的时候,我想让顾衍答应我,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即可,哪怕平庸一些也好。
    不想孩子太过优秀的母亲大概只有我了。
    “蒹葭,我们的孩子会是最优秀的皇子。”顾衍在我开口之前提出来。
    他要把最好的东西给这个孩子,从开始就认定的储君跟其他皇子在培养方式上是有差别的。
    我没有直接否定,只问:“皇上,从你争储到现在,你活的快乐吗?”
    “我跟崇华不一样,他没有仇恨,什么都不用争,只需要用心学习超越其他人就行。”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
    顾衍一手抱着襁褓,一手拉着我说:“蒹葭,我不逼你,但我还是想让你留下来,等等我。等崇华长大,有能力执掌江山的时候我们一起离开。天涯海角,我都会陪着你。”
    我抽回手,“太晚了。”
    “你再想想,不是要等崇华会开口说话才走,不要急着斩断我最后一点希望。”
    即便顾衍走了,似乎那股落寞的情绪还留在殿中。
    我有些恍然,我跟他之间应该是没有将来可言的。
    13
    柔妃同样生了皇子,得了诸多赏赐,封号却没有提升。
    她来我宫中请安后特意找了个借口留下,说的却与之无关,“皇后娘娘,臣妾愿毁去容貌给崇元抬个身份,求你成全。”
    她实在受不了别人奚落的眼光,从来没有哪个妃嫔生了皇子还在原位坐冷板凳的。
    拿二皇子当借口,说到底还是想给自己抬位份。
    我仔细打量着她,选秀的时候觉得她跟我有八分像,之后我少有关注,如今再细看只剩下两分,若不细瞧便连两分都没有。
    原来生孩子会让一个女人的容貌变化如此之大,我都怀疑开始以为的像是错觉了。
    我让宫女打了一盆清水进来,让柔妃临水自照。
    我问:“你看我们还像吗?”
    柔妃惊慌失措,朝我磕头请罪,哭的梨花带雨,“求娘娘恕罪,臣妾实在没办法了,皇上曾说臣妾有几分娘娘的影子,臣妾无意触怒娘娘,还请娘娘看在同为人母的份上帮帮臣妾。”
    我挥挥手让她起来,“册封妃嫔位份是皇上的事,本宫无权干涉。”
    她依旧翻来覆去的哭诉请求,我烦不胜烦,索性让宫人“请”出去。
    我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另外诞下皇子公主的妃嫔都晋了位份,还在柔妃之上,这无异于当众打脸。
    我以为这是顾衍采取的道歉方式,我说:“皇上大可不必如此,当初臣妾不计较柔妃容貌,如今也一样。”
    “你这是被她闹烦了,还是顾及宫中某些流言?”
    我无奈,“臣妾离宫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为什么要去计较那些流言?再说,她来烦臣妾,只要臣妾不想见她又能如何?今天跟皇上提一嘴,只是觉得同为后宫妃嫔,她若没有触怒皇上的地方就不该这般冷落无情。”
    既然选择争位,后宫总不会只有一个女人,哪怕不是我提大选同样避免不了,到了这时候何必还念什么专情。
    顾衍嗤笑一声,“你怎知她没有触怒我?如果不是她怀了身孕,我早赐她三尺白绫了。”
    原来还有别的缘故,我反而不好说什么了。
    不曾想月余后,柔妃就因送给太后寿礼犯了避讳被贬为答应,二皇子也由太后做主交贤妃抚养。
    可怜柔妃一心想母凭子贵,到头来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抱着咿呀学语的崇华不由得想到以后,如今宫中妃嫔谁更合适呢?
    第二日众妃嫔过来请安时我怀着不为人知的心思把人打量了一圈,越是怀着目的的去观察越是挑不出自己满意的。
    端妃对上我的眼神愣了一下,随即表现得更温柔大方了。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瞬间领悟了我的图谋,如果是的话我更不敢把崇华交给她了。
    一连几日她都没等到我安排什么特别的事,终究是坐不住了。
    “娘娘,你可是有什么事不方便需要臣妾代劳的?”
    我摇头,“并无,只是感慨本宫徒有皇后虚名,论管人管事远不及你跟贤妃。”
    这话不是刺人,更不是因为她们代管宫务出色变相敲打。
    端妃脸色一白,“娘娘,臣妾此生都没有为人母的机会了,皇上对娘娘的专情亦是人所众知,臣妾得娘娘器重才有机会分管些许宫务打发时间,不敢有别的心思。”
    她身体瘦弱,年前滑胎时伤了身子,失去了生育的机会。
    “你不必多虑,我既没有收拢权力的打算,也不是借此敲打。”
    我有些兴致阑珊,也没了继续聊的心思,心不在焉的闲聊几句便散了。
    宫女青黛告诉我端妃走的时候露过一点别样的眼神,只是瞬间的事,很快便恢复了平日模样。
    我跟个霜打的茄子一样,从景王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我一直活在自己圈死的牢笼里。如果没有顾衍,我早死了十次八次,更别说护住崇华。
    若我再这样犯蠢,那真是死有余辜。
    14
    在掌控后宫大权上,我大约天生的愚不可及,明明查到一些违背宫规的奴才,借此可以将几个作妖的妃嫔打入深渊,我只是把人招来斥责几句,再罚几个月的月俸以儆效尤。
    真真可笑,这样哪里能坐稳中宫之位。
    这是顾衍安排给我的探子打听来某位妃嫔被斥责后的真实反应。
    我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也别指望给崇华寻个心思清明且玲珑剔透的继母。
    崇华已经一岁了,学会了喊“母后”,按照原先的打算,我也到了离开的时候。
    陪落魄皇子登临帝位,她被封皇后,却在诞下皇子后谋划离宫
    “皇上,臣妾无力掌控后宫,崇华留在宫中臣妾属实放心不下,可否为其封王?臣妾自请废后,带他去封地?”我能想到的退路仅此一条。
    顾衍满眼失望,“蒹葭,就不能再给我几年时间?太后那边我很快就会处理好,没了她掣肘,日后由哪个皇子继位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此时我才发现,他两鬓间有了白发,这几年他承受了多少?
    我神思恍忽,“臣妾初心未改。”
    我几乎陷入病态的执拗,总惦记着当初立下逍遥四海的誓言。
    他不是当初心无旁骛的少年,或者说一直都不是,我却想带着被他背弃的诺言自欺欺人的走下去。
    顾衍紧紧抱着我,声音哽咽,“蒹葭,我该拿你怎么办?”
    我想说:我们不复当初,我也不值得你这番深情。
    可我成了个蚌壳,一个字都没吐露。
    我以为这件事会按照我愚蠢的计划走,但我低估了顾衍对我的看顾。
    在他看来,即便废后,我想带着崇华去封地,势必要重新立后,换谁上都容不下我跟崇华活下去。
    “蒹葭,事情很快就会结束,到时候我就成全你的愿望。”顾衍去避暑山庄的前一天如此说。
    这一行除了我跟几个不受宠的妃嫔留宫外,其他人包括太后都会离开。
    崇华出红疹,不宜受风,我留下来照看理所当然。
    成亲五年来,我头一次羞愧多过怨恨。
    “皇上,龙体为重,切莫去做不可为而为之之事。”
    顾衍舒心一笑,“有你这句话足矣。放心,等我回来。”
    翌日午后,整个皇宫前所未有的安静。
    我反而觉得烦躁,坐立难安。
    15
    朝臣基本上也去了避暑山庄,没想到身为首辅大臣的我爹却留下了。
    我屏退左右,语气带了七分焦虑,“爹,您怎么还在京中?”
    我爹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我一眼,“不止我,内阁六臣一半都在京中,接下来你就求神拜佛保佑皇上平安吧!”
    我跌坐在圈椅上,话不成句,“怎······怎么会这样,他不是······不是筹谋许久了?太后呢?太后她······她手里没有兵权,只是一道保命遗照,不会有事的。”
    我爹冷笑数声,临走前告诫我:“以前你怎么犯蠢无所谓,但皇上归来前别被人当成傻子耍,护好大皇子。”
    我又哭又笑,明明渴求的东西近在眼前,却一点开心不起来,整颗心都往下沉。
    宫中巡逻加强,后宫被禁军保护得滴水不漏。
    我还见到了大统领,他对我恭敬却冷着一张脸。
    顾衍给我的回信里每次开头都是同一句:蒹葭,我一切安好。
    我再也不敢奢求什么两全其美了,只要他平安,我便带着崇华留在宫中,什么逍遥自由都不要了。
    有时候不是后悔就能有机会弥补过错,这一点我以前不信,如今不得不信。
    “娘娘,皇上重伤,请您立刻带上大皇子移驾避暑山庄。”大统领半跪在殿中。
    “摆驾!”
    我站起来又跌坐回去,幸好宫女及时扶住。
    一路上,我只有抱着崇华才不会颤抖无措。
    “母后,不哭,父皇抱。”
    崇华奶声奶气的声音把我从混乱的思绪里拉出来,他很聪明,但也只是个一岁多的孩子,见我泪流满面唯一能寻求帮助的就是另一个至亲。
    我抹去眼泪,强作笑脸,“嗯,很快就会见到父皇了,母后就是想他了。”
    “想。”崇华趴在我肩头笑呵呵的。
    在我快被绝望淹没的时候总算到了,我顾不得皇后威仪,几乎一路跑着过去。
    “蒹葭,我还以为等不到你了。”
    顾衍躺在榻上,面如金纸。
    “你不是很厉害吗?起来啊!”我愤怒的大吼。
    为什么不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我什么都不要了,只想他好好的。
    他连笑一笑都费力,“你原谅我了,真好。”
    我使劲摇头,“不,你如果不好起来我一辈子都不原谅。”
    伤他的利器抹了剧毒,已入五脏,便是华佗再世也浑身乏术。
    太后不仅想要他的命,还想连我跟崇华一起解决,在我不知道的时候,禁军折损近半数。
    顾衍深知他的时间不多了,撑到现在无非是一个执念吊着气,“蒹葭,传位诏书我已经拟好,崇华亲政前你要多操劳一些。四大辅臣你们要用,更要防,便是太子太傅也不可全信······”
    我打断他,“别说了,我不懂这些,也不想懂,没了你朝堂会乱,大梁会乱,你起来啊!”
    “别傻了,如果可以我真想等崇华长大,我带着你逍遥四海。”他顿了顿,眼中的光一点点散去,“蒹葭,我也后悔了,报了母妃的仇就不该再去谋什么,只要跟你在一起,无论时光长短都是欢喜的。”
    “博冠!”我紧紧回握住他的手,哭的不能自已,“别丢下我们,不要。”
    我的眼泪挽回不了什么,顾衍还是走了,走的时候面带微笑。
    他弥留之际还不忘替我扫清障碍,除了崇华,其他两个皇子都封了亲王,新帝亲政前不得离京。
    太后在撕破脸的时候没能反败为胜,她死了,我成了太后,垂帘听政。
    我想把她的尸体拖出来凌迟,换做以前的我会毫不犹豫的这么做,如今只能带着遗憾和一个人的牵挂继续活下去。
    16
    我磕磕绊绊的学着处理奏章,好在有太傅不遗余力的教导,我也渐渐能分辨哪些是言过其实,哪些是欲盖弥彰。
    顾衍担心的没错,时间稍长,四大辅臣也有了各自的心思。
    我爹更萌生了让大梁改姓的贪念,被女儿跟乳臭未干的外孙压着,确实很难安份。
    我想给他一个机会,把临门那一脚收回去,因为另一头是鬼门关。
    “爹,您如今的权势已经达到林家数代以来的巅峰,再进一步只怕会遗臭万年。”
    我爹笑了,“这几年你跟着萧太傅学了点治国皮毛,至于小皇帝,终究是个孩子。只有我,才能让大梁重焕生机。”
    这话说的有点过了,五年来大梁国土没有扩张,但民生安定,这里面有四大辅臣的功劳,但更多的是他们谁都想更进一步却被他人掣肘,结局就是被我抢了功劳。
    “爹,不要逼我大义灭亲。”
    这是我给他最后的忠告。
    顾衍把江山留给崇华,我要替他守好,哪怕被人说成毒妇、牝鸡司晨。
    我没想到逼我爹退一步的是我娘,她给自己化了喜欢的妆容,离开人世前给我爹留了一封信。
    以前我坚持活下来的信念就是娘,而她用命保全林家名誉。
    我已经学会给朝臣挖坑,差一点我就把我爹连削带打再借势推入深渊。
    太傅说:“娘娘,皇上年幼,此时不宜动荡。”
    我看着已经有了些许帝王之气的崇华,忍下怒火,捏着我爹的把柄让他心惊胆战的享受辅臣荣耀。
    时间太慢了,我多么渴望崇华能一夜长大,大婚、亲政。
    终于熬到这一天,我的精气似乎都用在了过去的十五年里。
    几天而已,我肉眼可见的衰老,一夜青丝变白发。
    “崇华,母后要走了。”我换下了繁重的玄色凤袍,一身白衣。
    这是顾衍最喜欢的。
    崇华眼眶发红,“母后,您要像父皇一样丢下我吗?”
    我忍下不舍,“母后活着的岁月都有你父皇相伴,他没有履行年少时的诺言,母后带着他的愿望走一遍大梁山河,他会很开心。”
    崇华无法阻拦,他能体会到这些年我如何坚持下来。
    我终于如愿离开皇宫,一个人,一如当初执拗的结果。
    我走过许多地方,春去秋来。
    最后,我停留在临海的渝州,这里是顾衍被封为景王时我们玩笑说过的封地。
    夕阳西下,我目光所及的最后一点光线消失。
    我成了瞎子,只能无数遍回忆过往。
    三年后的冬日,我触摸到第一片雪花时倒下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含泪而笑,博冠,你走了整整二十年,我来陪你了。
    愿来世,我们能做一对平凡夫妻,白头偕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