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谋定而后动-《东晋唐王》


    第(2/3)页

    “想想也是!那刘卫辰为了保住性命,必然会将此消息瞒住。因为只有如此的话,刘阏头才会和他们一样,没有半点功劳而回,到时候就不会有借口去找他的麻烦了。”对于这个分析,邓羌与梁成也都颇为认同的。

    “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说怎么抵挡刘阏头的问题了。萧关位于泥水东西两源交汇之处,而这两条河正是北部南下之道。其中,西源道路较宽,比较好走。而东源则是山峦起伏,山林密布,河道相对崎岖,少数人行进的话还没有什么问题,大队人马若是想要从中经过,那就有些困难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便成了麻烦,邵子松说起这个来,也不由的是眉头紧皱。

    “呵呵,这个问题你倒是想岔了!你想想,咱们此去的目的,是为了解开萧关之围,同时,也是尽可能的杀伤敌人。只要达到这个目的的话,用何种手段就不用管了。道路难行,那咱们就不要南下就是了!”听到他的话,邓羌忽然间笑了起来,说道。

    “哦?你可是有了定计!?”见他如此说,邵子松不由的讶异道。

    “正是,你们想想看,咱们若是与匈奴大军正面冲突,只怕不是他们的对手。毕竟,咱们手中兵力少得太多了。但咱们若是在进入草原的道路口进行埋伏的话,因为那里正是靠近草原之地,匈奴人到了那里,心中必然会放松警惕,如此一来的话,咱们岂不是正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邓羌点了点头,随即分析道。

    说到这里,邵子松与梁成便都明白过来了。

    “妙,果然是妙啊!不错,匈奴人若是仓惶北撤之时,见到山外熟悉的草原风光,必然以为安全了,由此而放松戒备。这个时候咱们若是趁机杀将出来,对方必然是猝不及防啊!咱们也不要求太大的成果,只要能够杀伤部分敌军,令他们加紧撤退便可!”梁成抚掌笑道。

    “的确,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让那些匈奴人自己送上门来了!不过,这个倒是也容易,这芦关之内,各地胡人皆有不少,匈奴人亦不少见。若是让信得过之人假冒信使,前往刘阏头帐中报信,就说刘悉勿祈等人与咱们华山军达成了盟约,已经率军回去夺他的首领大位了,只怕刘阏头是不得不回了吧?”邵子松微微一沉吟,立刻便补充道。

    “正是!那刘阏头既然视刘悉勿祈等人为心腹大患,而且,他自己也是得位不正,自然是防范别人夺权的。若是听到如此消息,只怕是连夜便要返回的了!如此一来,正是自投罗网啊!”听到这话,三人不由的同时大笑了起来,一条妙计就此出炉了!

    “此计甚好!但咱们还是要先知会李将军一声,使其有所准备才行。今晚,咱们再休整一下,而后便借助这些战马赶路。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早些安排好此事便立刻出发吧!”商量妥当之后,邵子松说道。

    “好,那咱们便分头去准备吧!”邓羌与梁成点头应道。

    当晚,邵子松紧急修书一封,而后派人快马送去给在萧关的李二黑。同时,也派人赶到晋阳向李信报告芦关战事的进展,以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等到第二天下午,大军修整补充过后,邓羌与邵子松便率领着三千人马,骑着从刘悉勿祈他们手中抢过来的战马出发了。而芦关那里,留下了数百人马守卫,梁成负责留守!

    同时,邵子松还从原都县那里调了一千兵马赶到芦关补充防御。毕竟,战前的时候,为了防备黄河对岸狐浐县的张平兵马,原都县布置了两千人马,如今随着并州的平定,这两千人马便多了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