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有殡仪馆的员工就想了一个办法。 “一个佛像镇不住,一百个,一千个佛像呢?” 馆长得知这个办法后,自掏腰包打开拼多多,直接拼了一百个木头金漆佛像,整整齐齐的堆在仓库里面。 然后拿出一个放在大厅中心的桌子上。 摔碎一个,换一个。 硬生生凭借着消耗不完数量优势,平衡了此地的怨气,让殡仪馆中的员工们睡了几个月的好觉。 但是后来就不行了,佛像也有点顶不住了,放上去跟没放似的。 尤其是在某一天,殡仪馆怨气在某个癌症末期患者送进来之后,达到了最高峰。 几乎到了一踏进殡仪馆的地方,就会让人起鸡皮疙瘩浑身发冷的程度。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上没有鬼这种东西的,小说世界自然也不允许有这种东西,世界的整体环境还是偏向保守唯物的,鬼魂之说只是传言。 但。 这家殡仪馆是白玉京公司的下属单位。 白玉京大伙都知道吧,搭上这三个字多多少少都会沾点“不详”“灵异”。 因此这个殡仪馆的员工们,对于奇怪的事情多少都有一些抗性。 事情还要在某个末期患者的葬礼说起,且说当时火化炉刚刚发展出了一种“小火慢炖”的手法,可以使得骨灰更加香甜细腻,轻柔透薄。 而这位客人很荣幸充当了第一次“小火慢炖”的受害者。 由于火烧时间太长,且温度不均匀,大抵又因为地球的万有引力和球体的滚动摩擦力较小等物理原因,可能也和骨骼受热不均有关系,总而言之 ,这位客人的头骨,烧了一半,滚到了火化炉的舱口,幸免于难。 又因为值守的火化员工玩忽职守,擅自瞒报,那少了一两的骨灰并未被客人的家属所察觉,那颗头颅自然而然的也就被保留了下来。 这名员工本想将这颗完美的脑袋抱回家收藏,却意外的发现,自从这颗脑袋被放进盒子里之后,自己就在殡仪馆睡的格外的香。 “这是个辟邪的好宝贝啊!” 确实,生前的张有志是个至正至真之人,远不像复活后那么苟,能辟邪也算是情有可原。 这名员工大喜之下,将这颗脑袋带回家中,试图售卖未果又灰溜溜的抱回了公司。 与此同时,他宣称,这颗脑袋是他在国外买了的工艺品,具有辟邪等效果。 馆长和同事们看着那颗近乎完美,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宛如玉石的漂亮头骨,毫不意外的相信了员工的说辞。 从此之后,这颗脑袋就成为了鹤城东埝头殡仪馆的镇馆之宝,直到现在。 目前,这颗脑袋的真正主人,正在赶往殡仪馆的路上…… …… “唉,没想到这个员工已经被火化了,只能去殡仪馆那边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了。”张有志拿着这位不幸遇难同事的尸检报告,直奔东埝头殡仪馆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