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草动-《锦诛》


    第(1/3)页

    有人争辩:“熠王曾经挑起漠北战事,被废为庶人!”

    那确实是少年意气,但是那时候熠王妃,也就是大承的福宁公主陷入漠北险境,熠王当时只不过是为红颜冲冠一怒而已,试问哪个少年不风流呢?

    后来他一直在梅溪书院,名列前茅,学有所成你们这些人怎么没有看到?

    他不但是求学,还为了楚宇跟大承的邦交,你们没看到,在漠北大军来袭的时候,大承第一个派出兵马来,解救鸣雪关之困?

    这些都是因为什么?难道这些是因为端王么?

    人家大承认得他端王周牧宇是谁啊!

    又有人道:“熠王曾经获罪被关入了宗人府!”

    但是熠王为什么会被关入宗人府呢?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在北雍关打了大胜仗,生擒了突厥可汗等好几百人。

    北雍关等西北边境的民众夹道相送,想要给他立长生祠,皇帝嫉妒自己儿子的缘故。

    功高震主,所以引起了帝王的猜忌,再加上朝臣们的进言,所以才会被关入宗人府。

    再细细算一算,熠王为了楚宇百姓做了多少事?开放属地通商口岸,引大承货商来楚宇,繁荣楚宇经济;搭棚施粥,活北方流民数万众;平定凤榆关、北雍关……

    这些都是熠王和熠王妃的功劳……

    再看看端王周牧宇做了什么,除了吃喝玩乐,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所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清清楚楚。

    要不然,熠王妃被执行火刑的时候就有万民哭送了?

    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谁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够得来的!这是实实在在的功绩,是能够被人拿来言说的!是能够被人铭记于心的!

    你端王是哪根小米葱啊?这个时候出来装什么大瓣儿蒜啊!就算你要装蒜也要有人肯拿你蘸酱啊!

    所以在朝堂激烈地讨论了几天之后,不管是天锦城中的舆论,还是朝堂上的议论都呈现出一面倒的趋势。

    朝臣们联名上书恳求,请皇帝立周牧阳为太子。

    时近年关,但是天锦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纷纷乱乱的兵马涌涌,周牧阳虽然控制这兵马还未进城,但是在京城的两方人马却各不相让。

    勤政殿里,周牧宇看着一大堆送上来的谏言奏折,对康王道:“现在怎么办?咱们这样下去难以服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