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契丹境况-《皇袍加身》


    第(2/3)页

    耶律洪上车,就坐在宗信身边,宗信亲自赶着车往前走。车头是四匹壮马,其实原本有八匹,昨天晚上小白忽然想宵夜,所以今天就只剩四匹了。原本这群狼还没有吃饱,但小白觉得还是应该留下几匹马给宗信拉车,否则就要让它们拉车。

    这种事情不在少数,经常小白请吃宵夜,第二天宗信买的马全部都进了这十九头坐狼的肚子,无奈之下就随便找两头坐狼拉车。后来坐狼们学聪明了,无论怎么吃都要留下两匹马拉车,毕竟是骄傲的坐狼,它们不介意背上有一个人,但是不想拉车。

    在车上耶律洪先给宗信介绍一下辽国的情况,大辽以契丹族为主,但契丹先祖不断南征,至使国土越来越大,原本设立的京都越来越靠近边界,所以又重新设立京都,从最开始一个京都变成了三个京都。

    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只有上京是京都,中就产东京都是陪都。三京是文化中心却并非政治中心,因为契丹多以游牧民族为主,政治中心也因此变得游离,皇帝在哪里国策就在哪里决定。

    但如今耶律德光已死,在没有宣布继承皇位的人选之前就死了,这也导致国策出现极大的漏洞,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继承人都想要得到这个位置,而且都有资格继位。

    在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划分给契丹之后,契丹的政治就更复杂了。从三京变成了五京,而且执行一国两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提出一国两制思想的人,耶律德光心胸开阔,智勇双全,而且懂得顾全大局,若非宗信引他上钩死于中原,只怕迟早能得天下。

    幽云十六周以北,执行契丹的法律。幽云十六周则保持变,执行中原的法律,这样也导致契丹人与中原人之间的摩擦,不过正是因为有摩擦,才会有融合,如今中原与契丹的文化在幽云十六周已经显得非常模糊,甚至看不出对方到底是中原人还是契丹人。

    幽云十六周又多设立了南京析津府与西京大同府。南京就在莫州以北的幽州。而西京大同府则是在忻州以北,几乎接壤。但因为被五台山脉隔断,所以契丹无法从西京出兵。

    又设立南院北院,南院大王则是掌管整个幽云十六州所有事务,因为南院大王也是契丹人的关系,所以幽云十六州还存在打草谷的习俗。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存在,完全是因为南院大王希望幽云十六州可以更好的发展。

    或许很多人都存有疑问,但其实契丹南院大王非常聪明,一个小乡村,几十户人年复一年过着农耕的生活……这样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把这些人赶到大城市里,让他们为了讨生活而努力上进,这样就可以极力减少农村人口,提升城市人口的数量。

    打草谷是南院大王的策略,让这些人在小乡村里生活不下去,要么逃回沧州,要么就去大城市,因为大城市里不会有人打草谷。

    一瞬间形成了两极分化,幽云十六州内,大城市里的人生活非常富饶,小乡村的人几乎活不下去,但就是有一些死脑筋想要守着祖宗地业,一直不肯离开。

    经过多年的清洗,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如今幽云十六州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在城市附近,而且生活远比中原人相像中要好得多。因为执行一国两制,所以幽云十六州的经济文化几乎没有被影响,发展得比沧州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