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杨铭早就出手了(上)-《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在他们的眼中别说是三百万两的赋税,就是三万两赋税都嫌多,可是杨铭既然拍了胸脯那自然有他的把握,如果能在这儿学到几分皮毛那么多余他们以后为官怎么也能起到几分助力。虽然不说能做到如杨铭一样,但是让治下之民活的宽裕一些也似乎是很有可能的。
众人的眼睛都直愣愣的看样杨铭。
而其中最为重视的显然便是贵州前来的官员,毕竟他们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杨铭的一个举动或者一句话直接就影响到他们所管辖的地方,这无疑是大事他们不的不更加的上心。
“第一步自然是粮食!”杨铭放下酒杯,对李道远道:“贵州与蜀中相邻,以涪江、嘉陵江为水路直同南北,虽然见年蜀中的收成比之以往要少了不少,但是以往年的粮食在百姓手中存有之数也不是少数。学生自然以学生之名高价收购一批粮食用于救济之用,当然,这些粮食并不一定要好关键死多,只要数量够了哪怕是陈粮也可!”
李道远点了点头,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做事,这一点他非常赞同,不过少许他又皱起了眉头。当下朝杨铭问道:“可是,哪怕是一县之地需要的粮食也不是少数。子乐,你手里有这么多钱?而且......你要知恩出于上啊!”
恩出于上!
其实这里面也有文章,要知道这江山可死皇帝的,施恩自然必须由皇帝来,可是你一个小小的县令自己掏钱算什么事?那不就是说你比皇帝还爱百姓?你这么刷声望刷存在感你想做什么?难不成是想造反?因此,对于这种掏自己腰包的施恩任何皇帝都是很重视的。甚至还会惦记上心!
所以对于杨铭的回答,李道远作为恩师他也不得不提醒一下,别到时候吃力不讨好!
杨铭先是笑了笑,才道:“谢过恩师!学生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此次的购置粮食却并不是某一个人所为。而是思南县衙与蜀中各地作的一次交易而已!具体的情况便是蜀中的粮食换购思南的药材,比如常用的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这些中药材,并且学生以学生的名誉做保比之市价低三成!”
低三成,那便是少了三成的利润,要知道这样的大宗买卖三成的利润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有杨铭做保还是很多人愿意交换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