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落空和噱头-《风云机械》


    第(2/3)页

    迈克和席勒尔在六月下旬到达埃及后,在这里奔走了十几天,然后又跑到了科威特。最近几天前听说英-波公司和美国公司已经签下了协议。

    他俩了解了一下内容,还是和以前的《圣雷莫协定》差不多:依据7月31日签署的这个著名的《红线协定》,英-波、壳牌、法国和美国公司各占土耳其石油公司%的股份,其余5%由古尔本基安获得,古氏从此得一美名:百分之五先生。

    《红线协定》划定了四国五家公司的共同开采范围,也就是那根红线圈起的石油版图: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了科威特之外的全部海湾国家!

    席勒尔得到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老板说对了,他在前期频频接触科威特大酋长艾哈迈德发生了效果,艾哈迈德向他透露海湾石油公司现在拥有科威特的石油开采权。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姆斯搞到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石油开采特许权,他那个“辛迪加”自己无力勘探和开发,就到美国去兜售。新泽西标准石油等公司对它不感兴趣,找到海湾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正要向海外扩张,即用5万美元的代价买下了巴林和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1925年。

    此时,海湾石油公司是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成员公司,受“红线协定”的约束。海湾石油公司去动员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其他几家,想拉它们合伙干。伊拉克石油公司中影响最大的是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它的总地质师认为,巴林缺乏波斯(伊朗)和伊拉克这样的地质构造,不会有油。因此,英波公司反对去巴林。

    海湾石油公司既不能自己干,只好于1927年把巴林特许权转让给了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收回了5万美元。

    海湾石油公司留下了科威特的特许权,这是因为霍尔姆斯同科威特酋长私交甚好,酋长请他去找油。科威特又不在“红线协定”范围内海湾公司就聘请霍尔姆斯作为他在科威特的代表。

    说到海湾石油公司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如果说到它的老板安德鲁・梅隆可能你就明白了,梅隆财团是在匹兹堡成长起来的五大湖地区最大的财团,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美国铝业、美国第二大的伯利恒钢铁厂、最持久存在的美国银行。

    而且安德鲁本人就是美国的财政部长,一位比美国总统还兢兢业业的美国看家人。

    席勒尔真是没有好办法,摩根在海湾石油公司面前也是不敢大声喘气,迈克是无话可说,不过他还是支持席勒尔和海湾石油公司谈谈。

    在大酋长艾哈迈德的撮合下,席勒尔见到了霍尔姆斯,经过了几天的具体交谈,他发现进入科威特在近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英国是科威特的保护国,虽然红线没有把科威特划进去,可是英国人依旧是反对所有准备进入科威特探测石油的外国势力,也包括美国公司,即使是海湾石油公司也不好使。

    这下子两人是绝望了,也许要进入科威特,就得进入海湾石油公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