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节 渴望-《风云机械》
第(2/3)页
文怀建在今年的打算就是建设钢铁厂,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可以把周围一带的群众都争取过来。
8号,研究所的人员出来了,他们建议在这里选址建设钢铁厂,并派发电报给祝楷,随后的回电祝楷也同意了,其实他们是盯着钛金属而来的,铁这是生产的附属品。
文怀建大型钢铁厂建设的请求没有被批准,不过研究所的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铁会交由他处置,文怀建倒是对多建设几个电弧熔炼炉进行冶炼挺支持的。
研究所的人员在试验了铁矿石之后,应祝楷的要求在会理制备钛渣原料。而会理则是正式开始了精细化的炼铁炉的生产,研究所人员在一边指导工人炼制钛渣一边在生产生铁,让文怀建可是高兴坏了。
文怀建随后把炼钢炉的建设丢给了会理的商人们操办,这一下就让大家都高兴了,在川南这还是头一次。
~~~~~~~~~~~~~~~~~~~~~~~~~~~~~~~~~~~~~~~~~~~~~~~~~~~~~~~~~~~~~~~~~~~~~~~~~~~
威海军工厂在经历了之前的大海战中看到了飞机对付舰船的不足之后,在1月份研制出了高爆机载鱼雷,在它的首次亮相时,就击沉了一艘四千吨的日舰,这大大缓解了日本舰船对山东半岛日益增加的威胁局面,不过生产出来的鱼雷数量确实不多。
在南方,蒋记又不得不面对桂系的反叛势力,整个东南的形势是怎样一个乱字了得。
陕西的境况更糟,由于今年的灾情特别严重,这里在10月之后已是哀鸿遍地,而冯某人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山西的情况好一点,阎锡山终究还是拨了一点款项用于救灾,而江开戎接收最多的还是山西的灾民,这也相应减轻了山西的沉重负担。
不过严冬的降临使得任何的言辞都失去了效力,灾民们在大自然的威严下瑟瑟发抖,在太原的民间救助组织已经在竭尽所能地把灾民送上东行的列车,他们中有山西人、有陕西人,有军人、有平民,有归国的华侨、有自愿而来的外国人,在大灾面前,每个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山东和东北在经历长达4、5个月的救灾行动之后,处境渐渐地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在日本舰船三个月左右的物资封锁后,粮食的供应开始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在12月下旬的反攻行动之后,日本舰船暂时失去了封锁黄海海域的能力,这使得祝楷有那么一段时间从外界来购买运送粮食,弥补了山东和东北可能会出现的粮食缺口。
克里木大规模出动部队进行救灾行动是目前各方面表现最得力的,他的防区从东北角的大兴安岭一直延长到西北部的绥远附近,成群结队的牧民投奔他们所信仰的神灵长生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那杜拉氏克里木。
这是祝楷一直渴求的结果,所以就是在大雪封路的季节,只要克里木那里粮食出现困难,他都会让部队驾着雪橇把粮食送去。
这个冬天是许许多多在山东和东北的难民最难熬的一个冬天,不过也是他们遭灾以来第一次感到欣慰、第一次感到希望的冬天,他们相信来年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