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华帝国之所以这样决定,主要是帝**方高层听取了非洲派遣军司令部和埃及住屯军司令部的意见,他们是中华帝国在欧洲附近的耳目,他们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左右帝**方对欧洲局势的判断。 中华帝国需要占领埃及,确保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的安全,防止荷兰人和法国人将来对苏伊士运河打主意。而进占埃及,就不得不跟土耳其帝国全面开战,因此四国当中,三国利益都跟土耳其帝国挂钩,所以同盟国伦敦会议结束后,矛头直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同盟国确定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后,棘手的问题就是泛地中海联盟恐怕会参战。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开战,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除了中华帝国之外,其他三国都不希望爆发全面战争。 法国吃过亏,当年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差点灭亡了法国,现在法国人心有余悸。而俄罗斯帝国兵力压在乌克兰,被土耳其军队牵制,如果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地区的各个诸侯国一旦参战,俄罗斯帝国也是两面受敌,因此俄罗斯帝国也希望控制战争规模,仅仅针对土耳其帝国一国。 但想要让泛地中海联盟不插手同盟国对土耳其帝国的战争谈何容易?除非寻找共同利益,安抚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才行。 这时,中华帝国埃及住屯军司令部李岩的建议便得到了重视,那就是掀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这是唯一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方法。 但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单靠宗教战争不行,同盟国需要许诺给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实际利益才可以。只有实际利益才可以令两国政府得到安抚。 神武十四年三月九日,中华帝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葡萄牙、罗马教廷以及德意志各个诸侯国代表在罗马召开闭门会议,会议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代表排除在外,为同盟国和除土耳其帝国之外的泛地中海联盟成员国秘密会议。 会议上,各国政府纷纷开出自己的条件,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一直持续了一个礼拜。 一个礼拜后,各国提出的条件基本上被接受。中华帝国和英国放弃进攻葡萄牙属刚果的计划,赢得葡萄牙政府的点头。法国吐出占领的西属摩洛哥,并结束同西班牙的战争,同盟国放弃殖民最后一个非洲地区——埃塞俄比亚,交给西班牙帝国去征服它,隧令西班牙帝国默许。同盟国联合向神圣罗马帝国贷款三千万银元,许诺帮助纽伦堡、普鲁士公国收复土耳其占领的奥地利、捷克和克罗地亚三个领地。 同盟国给出的条件丰厚,作为交换,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承认同盟国瓜分土耳其帝国的北非,以及西亚和北欧部分领土。不在弹压国内的反伊斯兰教组织运动,允许他们武装参与对土耳其帝国的军事行动。 罗马会议结束后,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也是泛地中海联盟瓦解的标志之一,从此泛地中海联盟名存实亡,联盟内部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和领土纠纷之故,导致联盟瓦解。 罗马会议结束后,一场针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行动展开,令土耳其政府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