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以水代兵-《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但是如果加上民夫之类,动用的人力物力何止一百万啊。

    在何夕建立的体系之下,几乎所有北方人,直接或者间接的支持这一场战争了。这一场战事,对南京与北京两说,完全不一样的。

    就北京来说,已经有一点点整体战的感觉了。但是对于南京,特别是南方广大的地方来说,虽然河北打了两年了,但是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甚至很多地方都还不知道河北打仗了。

    但是何夕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可以维持太长时间。否则,北京的财政根本支撑不了。

    反正下半年,想要再打这样的大战,杨士奇都要逼得自杀了。

    而同样的,傅友德所部看似损失不小。但是实际上,傅友德即便是以水代兵,他也不敢,待在德州了。无他,德州一带,不,应该说黄河以北地区,一片平原,几乎没有什么天险。

    面对这样的地形,叶沈这一次的战略,是可以复制的。

    也就是数路进攻,遇见一个要点之后,数路合围。

    这个战略,看似简单,但是对

    于傅友德来说,那是相当无解的。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战术,建立在北军新战术上,也就是同样的兵力之下,南军是抵挡不住北军的进攻的。

    除非纠结数倍之兵。而且,在单位空间之内,兵力简单的叠加,并不代表着战斗力的叠加。甚至人太多,还有可能出现,明明有人,却派不上用场的结果。

    所以北军分兵越多,战斗力就越强,再加上组织性比南军更强大。各种配合打的更好。

    也就形成了这个局面。

    单对单的战场上,南军还可以用堆人数来抵挡北军,甚至反攻。但是放在数个战场之上,这种办法决然不可行了。

    战役规模越大,傅友德就越难以招架。

    这不是傅友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人力有时穷。

    不得不承认,人的才华是有高下的。如果是傅友德与叶沈公平对决,叶沈未必是傅友德的对手。但是傅友德面对的不是叶沈一个,而是何夕苦心打造的新思想武装的军官团体。

    傅友德背后却没有这样一个体系,自然不是对手。

    这种局面不改变,即便是傅友德再厉害,也不可能扭转局面的。傅友德撤退,寻求一个地理上有优势的地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何夕觉得,这很有可能是黄河防线。

    不过,那都是未来的事情了。

    何夕并不是太在乎的。不管怎么说,南方局面稳定了。何夕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内部问题上了。

    朱雄英一直在这里也不是事情。

    是时候回京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