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风言风语-《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几乎在京三品官以上的人都来了。而议员们也都到了。

    本来何夕还想设计一些名额之类的。但是想向,第一次就不要搞那么多东西了。只要能出起十万元购买国债的人都可以成为议员。不过这个门槛可不低。

    十万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国债是会还的。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但是而今北京并没有什么国债交易市场。国债出手并不是很容易的。十万元长期被占用,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因为时间的关系。

    议院并没有修建多好,甚至还处于半完成状态。是露天的。

    毕竟何夕在规划北京城的时候,并没有规划议院。议院这个办法,也是一步步走到这里的。而且议院规模很大,最少要容纳上千人落座。

    其实古代并非没有容纳上千人的场合。

    毕竟三大殿,容纳几百人开会,甚至更多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可以的。

    因为规格的问题,三大殿在皇宫之中,属于那种皇帝出大事了。登基娶妻等大事,才能打开用的。根本不可能用这种办法来盖议院。更不要说,议院与三大殿完全不一样。

    仓促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建筑方案。

    虽然说,而今有水泥,钢筋了。有能力营造一些建筑奇观了。

    但是何夕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很多工匠虽然用了新材料,但是本质上是用得还是老工艺,改进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但是这种容纳一两千人的会场,实在是他们没有想过的。

    毕竟之前,如此大规模的会场,其实就是御门听政。那些文武百官都是露天站着的。

    而何夕却知道,御门听政一般的会议都是礼仪性的,但是未来的会议有太多利益之争了。今后吵上好几天都搞不明白的会,不知道有多少。

    自然不能露天了。

    于是,就坚决的要修建一座会场。

    如此一来,这真正的会场修建好,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过,他们更需要的是技术上的突破了。还有在设计思路上,必须进行新的开拓,否则这个会场,不知道要修到什么时候了。

    现在,这些人先在露天开会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