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青不干了,她眼底如同喷火:“做错事的明明是苏曼,是她不要脸勾引自己姐夫,是她要破坏我的家庭,现在你却要她打我出气,妈……你到底讲不讲理?” “我说过了,你妹妹即便对不起你,你也不至于一而再败坏她的名声,在人前欺她辱她,如今你妹妹被你祸害得要寻死,你让她打两下能少块肉?” 过道里的人,包括姜黎在内,听了苏母的话,一个个目瞪口呆。 这样的人配做母亲? 同是女儿,明明是妹妹做错事,和自己的姐夫勾搭在一起,姐姐把妹妹打了,做母亲的不怪妹妹反倒责难姐姐,确定不是老糊涂了? “你把嘴闭上!” 苏父留意到过道里诸位看向苏母的眼神,一瞬间羞愧得无地自容。 但他不是为自己羞愧,而是在为苏母说出那种不过脑子的话感到羞愧,恨不得立刻消失在原地。 “老苏,你这是在怨我不成?” 苏母瞪向苏父:“曼曼在里面不出来,我说苏青两句又怎么了?难道你要我不管曼曼,由着她做傻事?” 苏父没理会苏母,他对广播室里面的苏曼说:“曼曼,你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既然事情已经出了,咱们就得去面对,你要是因为那事就去寻死,让鹏鹏以后怎么办?他还没过十周岁生日,小小年岁要是没了妈,他爸爸又工作忙没时间回家,往后谁管他啊?” 听着苏父语重心长的话,苏曼没有丝毫触动,她抱着座机跨坐在广播室的窗户台阶上,望着楼下密密麻麻的人群。 不知过去多久,她扯着嗓子喊:“周为民!周为民有没有来?” 只差周为民一个,她要问问他,在她被苏青打骂时为何不帮她…… 广播室门外,派出所的同志思索片刻,压低声音问苏父苏母和苏青:“周为民是哪位?” 苏父(苏母):“我大女婿。” 苏青:“我丈夫。” “能联系到人吗?” 派出所的同志又问。 苏父苏母齐齐看向苏青。 “为什么要被里面那贱人牵着鼻子走?” 苏青的语气冷得不带一点温度。 “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在人命面前,所有的私人恩怨还请先放一边,况且里面那位到底是你的亲人,你总不能要她因为道德上犯的错,就搭进去一条命吧?” 派出所的同志劝说苏青。 苏青眼眶泛红:“可她破坏了我的家庭,这是不争的事实。” “青青,你现在先联系为民,其他事咱们回头再说,成吗?” 苏父目光深沉,他直视着苏青。 “行,这个电话我打。” 苏青泪眼中满是委屈,很快,她被系主任带去一间办公室。 然,数分钟后,苏青返回,说周为民没在公司。 苏曼在广播室里面等不到周为民,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躁,她大喊:“我要见姜黎和苏青那俩贱人还有周为民,我要见他们!” 尖利的嗓音通过广播响彻在校园上空。 也就在苏曼音落的一瞬间,她被系着安全绳从楼顶下来的消防员一把抱住,接着这位消防员又在俩战友帮助下,将苏曼顺利抱离窗户。 雷鸣般的掌声在楼下响起。 广播室的门被打开,苏母第一个冲了进来,她一把抱住苏曼,拍打着她的背边哭边数落:“你是想要妈的命吗?多大点的事就要寻死,死丫头,你能不能懂事些?” “我要见姜黎和苏青那两个贱人,我要见周为民!” 像是没听到苏母说什么似的,苏曼浑身使劲,想要从苏母怀中挣脱。 “要见我就把你的嘴巴放干净点。” 姜黎缓步走进广播室,她眼神沉静清冷,定定地注视着苏曼:“说吧,我就在这站着呢。”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出现在大院,为什么没死?” 苏曼想要扑向姜黎,却被两名派出所的同志拦在她和苏母面前,见状,苏曼在苏母怀中挣扎得越发厉害,她冲着姜黎歇斯底里喊: “我变成今天这样都是因为你,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出现在大院,为什么总是要压着我? 你家龙凤胎为什么没在五岁那年被人贩子拐走?你为什么没在你家老大十二岁那年死掉,你说话啊!你为什么不死,你家老大为什么不和你一起死?我究竟有哪点比你差,却要被你一直压着?” “行,你问的为什么我来回答你。” 姜黎的语速不急不缓,她一字一句说:“首先,我能出现在大院,是因为我和我爱人的家在里面。 至于你说我为什么要压着你,其实我挺不明白,你不上进,难不成还不允许别人上进,不许别人比你优秀?自从住进大院,咱们两家是邻居,我从未主动与你发生过矛盾,而你却三五不时找我麻烦,又是造谣诋毁我, 又是当着我的面指桑骂槐,我不想和你计较,你却得寸进尺,苏女士,你如此针对我,不就是因为我比你貌美,比你会教孩子,比你上进,比你有本事? 可容貌美与丑是先天父母给的,你看不惯我比你漂亮就心生嫉妒,只能说明这是你的问题。 而你我同样都是一进门给三孩子做妈,我是用真心对待我家孩子,换来我家孩子真心回报,你呢?你是如何做的? 让六七岁的孩子和四五岁的妹妹大冬天做饭,你自个又不在身边看着,导致孩子被热水烫到手,后来又抢家里孩子的东西, 甚至为了把东西抢到手,就出手打孩子,使得一个孩子满身是伤,另一个头破血流,最小的一个直接吓得失语,你自个说说,你这样的,配孩子们叫你一声吗?配做长辈? 对了,我差点忘记,你家三孩子到现在都称呼你阿姨,苏女士,你觉得惭愧吗? 我家孩子出门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个个学习名列前茅,他们成为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你羡慕嫉妒,可你知道我为孩子们付出多少,又是如何教导他们的? 小学生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付出,却总是拿你自家的事要和我比,这是你能比的吗?” 随后捉虫。。。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