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钢铁[下]-《汉生指南》


    第(3/3)页

    张涵赶紧应了一句,但他今天想说的并不是这个,铁矿只是个引子。

    “孙儿和六伯商量过了,鲁北的条件这么好,不如把冶炼作坊搬到鲁北去。当然,这需要分批进行,明年年中先过去一批,看看如何。可以的话,后年再一起搬过去。”

    张昭轻轻点点头,这也是应该的。

    “卞东的铁一般,但煤还是不错的,又距离鲁北、海曲、卞南和张坞都不远,可以把那里的石灰窑、水泥窑和砖窑扩建一下,并保留了一个小型炼焦窑,以供应琉璃窑。”

    张涵轻吸了口气,嘴一张露出八颗半牙齿,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

    “此外,孙儿想,冶炼术可以改进,其它的也应该可以。可是,孙儿有族学在,又脱不开身。所以,孙儿想要些人手,都集中到卞南庄,以方便孙儿尝试一下……”

    张昭一见张涵的笑容,就知道,这才是今天的戏肉。

    “你想要哪些人?”

    “要不了几个人。冶炼作坊那里,把参与灌钢术和坩锅炼钢术的,都划过来,也方便保密;琉璃窑那里挑几个的,陶瓷窑挑几个,炼焦窑挑几个,还有手艺好的木匠,也得要十几个……”

    张涵见祖父没有反对的意思,舌头立刻灵活起来,一连串的报出了自己的要求。

    张昭盘算了一下,百十户人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给了张涵也无所谓。如果换作外人,张昭早就把他处理掉了——张家如今已不需要这样一个人了。但是,张涵可是亲孙子,人又心善,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对张家不利。张昭也就随他去了。

    张涵哪里知道,就这么转眼的工夫,张昭就想了这么些,见祖父答应了,他心中十分高兴。

    张涵的小作坊——大汉国驺县张氏研究中心——就这样成立。在随后的几年里,小作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把张涵许多梦想中的东西化为现实。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半夜还有一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