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路上[下]-《汉生指南》


    第(1/3)页

    张涵与伍子方定了主从,却约好暂时还是依原来的称呼,待征得张昭同意后,再作变更。所以,伍子方还是在称呼张涵的排行。

    “没什么,江永,颖阳荀氏子弟,你是见过的,上次婚礼的时候……”

    “嗯,是荀衍、荀攸叔侄一同前来贺喜。”

    上次张涵婚礼,整个族学都动员起来,伍子方自也参加了。对这对风采过人的叔侄,他还记忆犹新。

    “哦,伯润兄是想招揽荀氏子弟吧?”

    韩彰在一旁却听明白了。

    韩彰字子文,扬州吴县人氏,是张涵招揽的几个太学生中唯一跟来的。韩彰家境不好,是考入太学读书的,不过,按照灵帝的政策,韩彰就算学问再好,也当不了官。张涵稍微示意后,韩彰考虑一夜,还是跟了来。

    伍子方也正有此意,见张涵微微点头,不由面露难色。

    “十七,这个,恐怕很难……”

    张涵也正为此事踌躇。以荀氏的身份地位,他想纳入麾下,不是一件容易事。听荀衍的意思,荀彧已经很有名气了,但他今年才十六岁,正是读书求学的好时候,是不用考虑了。荀攸与张涵同年,也是二十二岁,他为人机警,也是少年成名,张涵的征辟,荀攸未必愿意屈就……而且,这时候的人,作州郡属吏的,一般都是本地人,很少有外地人。一来留在家乡,可以照顾家人;二来亲族在此,有事情也好处理。

    “是啊,我也知道希望不大,所以,有些犹豫。”

    “伯润兄,不知兄与荀氏……”

    初到张涵这儿,韩彰急于表现自己,立刻接了一句。

    “子文,我与荀氏没有直接联系,不过,丈人姓王名烈,与慈明君(荀爽)曾一同就学于陈太丘君(陈寔)……”

    张涵与荀氏并没有直接往来,他认识的,唯有荀衍、荀攸叔侄。张涵本打算婚后到颖川游学,然而,他那时候需要亲自管理族学,脱不开身。毕竟,荀氏虽人才辈出,族学却是张涵立身的根本所在。之后,张涵便举茂才,去了雒阳。所以,张涵一直没能到颖川,自然也谈不上与荀氏有什么往来了。

    “哦,”韩彰会意,“伯润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