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淫祀-《汉生指南》


    第(2/3)页

    随后,曹操便效仿陈蕃,将城阳景王的祠堂作为“淫祠”加以禁止。淫祠是指不是国家规定的祭祀,不具备合法性,张角的太平道就是淫祠的一种。陈蕃曾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因事泄被害。陈蕃是曹操少年时代就非常敬仰的名士,他在任乐安国相的时候,便将城阳景王的祠堂作为“淫祠”加以禁止过。

    “伯润兄,阳一别。久闻张青州地令名了,今日得见,风采果然更胜往昔……”

    对张涵的热情,曹操有点诧异,两人不过几年前见了一面……不过,这是件好事,曹操对张汉也颇为关注,正如张涵关注曹操一样。

    ――――――――――――――――――――――――――――――――

    “伯润兄。忽然说到此事,不知有何见教?”

    曹操收起了东平陵外的笑容,也不再是酒宴上逸兴勃发的文人雅士,警惕地注视着张涵。难怪张涵如此友善,原来是要为淫祠说情,想的美。只要他曹某人在济南一日,此事休想再提。曹操已有所准备,却没想到张涵竟敢公开来讲情。对张涵,曹操立刻鄙视了三分。

    张涵不答话,随手拿起竹签剔了剔油灯,灯花一闪,乍暗后,立刻明亮起来。张涵也收起笑容,谈的是国事,又不是谁求谁。不必客气,曹操也非几句好话就能说动之人。

    “孟德兄。见教不敢当。

    祭祀一事千古不绝,实是民有所需。无它。有所求而已。民欲甚多,求土地不可得,求苍天不可得,自然便会转求神仙,而求神仙不得,又转求妖魔鬼怪……淫祠屡禁不止,就是这个原因。

    今天禁了城阳景王,明日未必不会有中黄太乙。古时候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淫祠也是这个道理。不知道。孟德兄意下如何?”

    曹操若有所思,他是个现实主义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张涵说的也有道理,但这还不足以说服他。

    “伯润兄所说的,也许是有道理地。不过,淫祠蛊惑民心,敛财自肥,于国于民都是祸患……”

    曹操的态度,张涵早已细细思量过。

    “孟德兄,所言极是,淫祠为害,不过是两者:一是敛财,二是蛊惑民心。

    蛊惑民心这一项,我就不多说了。只要百姓生活能维持下去,再辅以教化,淫祠便不能为害了。深迷其中的,终是少数人……

    敛财这一项,是淫祠的主要祸害,却也不难解决。我考虑有三条可行:

    第一,规定淫祠的祭祀场所、规模和次数;

    淫祠不是国家规定的祭祀,所以,它不地祭祀场所、次数和规模都要差一些。每年春秋两祭为公祭,那淫祠每年便只能祭一次;而它的规模也理应小于春秋两祭。按照春秋两祭的惯例,把淫祠的祭祀定为春秋两祭的一半,祭祀场所也不应超过公社(指官定的祭祀场所),想来便不成负担了。

    第二,公开祭祀的收支帐目;

    帐目要公开宣读,收了多少钱,支出多少钱,在哪里买的,并以布告的形式公布于众。如此一来,谁要在其中动手脚,便一目了然。

    第三监督;

    这应该是官府的职责,不从者查禁,违反者处罚……

    而且,不能从祭祀中得利,积极推动地人就会少些儿,被蛊惑的人自然也就少些儿。

    孟德兄!”

    张涵说话地时候,曹操的脑筋里也在急速转动,按照他地看法,张涵的办法还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至少要比他的办法更稳妥,不过,在这其中,却有个为难之处。曹操陷入了沉思,张涵说完了,他都不知道。直到张涵等了一会儿,不见曹操说话,便叫了他一声。曹操这才醒悟过来,连忙致歉。

    “伯润兄,抱歉!失礼了!伯润兄所说的办法是极妥善的!

    不过……”

    “无妨,想来孟德兄也是有为难之处……”

    此事关系到曹操的威信,若是朝令夕改,他这个国相也就不好用干了。此次前来,张涵已经考虑过此事,牵涉到切身利益,只意图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曹操,那是痴心妄想。不过,如果能够达成某种程度地谅解,还是有利于彼此的。

    曹操面色不变,眼中却是一动,张涵地话正说到他的心中。

    “这样吧!孟德兄,我会以青州刺史的名义发布命令,对城阳景王的祠堂加以限制和规范。孟德兄但作不知便是!

    ……”

    曹操犹豫了,张涵倒打的是好算盘,你一下令,我就装聋作哑,好?,你的命令是命

    的命令就不是命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