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汉生指南》


    第(1/3)页

    将军,还讨论什么,如今之计,惟有破釜沉舟,背水渡河!渡河!”

    曹操急冲冲闯进中军大帐,见众人还在商议进兵与否,忍不住怒从心头起,一把将兜鍪掷于地,大声呼喝起来。他的呐喊声般在大帐回荡,流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愤怒――袁绍优柔寡断的性子,真是害死人了。

    荀是五月初渡河北上的,一直没有归来,袁绍还以为他留在县游说韩馥来的。直到在五月十八日,袁绍才发现,荀初九便离开县,失踪至今。于是,连忙召集了众将,准备渡河作战。动用了所有人脉,花了三天时间,好不容易说服了兖州刺史刘,答应再提供一批粮草。

    粮草准备的差不多少,也征召了大小船只上百条,结果,先是赵浮等率大军归来,随即又发现黎阳增兵上万。要按曹操的主意,不管三七二十一,渡过河去再说――冀州增兵,绝对是不怀好意,应趁其立足未稳之际,抢先渡河,再寻觅战机。船只准备不充分又能怎样,哪里有事事如意的,先渡过延津,在对岸立营再论其它。别说冀州领军将领未必敢擅自开战,就是开战了,凭袁军的实力,也足以在河北立住脚根……

    可郭图说什么敌情不明,形势不清,要边继续征集船只,边侦察敌情。逢纪也还对韩馥抱有幻想,希望能说服韩馥。在这关键的时候,袁绍竟然犹豫不决,说什么“再等等”。

    老实说,曹操也能理解,逢纪的心思――袁军在20日收运来的粮草,再等五日,还会运抵一批。粮草的数量虽然不多,也够袁军吃几天的,这对缺乏粮草的袁军非常重要。而且,袁军虽众,也不及冀州军众,士卒饥乏,多未经战事,即便渡过河去,也胜算不大。但是,胜算不大,也终是有胜算的!再等下去,只会希望越来越渺茫……

    说白了,袁绍军缺乏粮草,在战略上缚手缚脚,动辄得咎。在这种时候,只有奋力向前,把局势搅混乱了,让敌人犯错误,才有机会在乱中取胜――曹操是断然不肯坐以待毙的。

    袁绍的这几日过的很是艰难,但他依然收拾的整整齐齐,浑身上下纹丝不乱,只有眼里微有血丝,面色也稍微白了一点,见曹操怒吼,袁绍心中不喜,却未形于色:

    “孟德,你可回来啦!来来来,坐下说话,对岸的情况如何……”

    黎阳城池紧闭,来援的军队也戒备森严,这两天收集到的消息一直不多,领军的将领什么的一直没有查明,只知道数量约有万人,都是身着玄甲的精锐――曹操知道这点以后,便感到忐忑不安,直到这次亲自渡河侦察,他才明白自己在担心什么……

    “粮草不会来了……”

    “怎么?”

    “怎么回事?”

    曹操的话立刻引起一阵骚动,袁绍脸色也立时就变了。人人皆知,袁军如今最缺的,就是粮草了。曹操的怒火消失的无影无踪,只觉得一阵悲凉,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是青州军!”

    随后,他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对岸来增援的,是青州军!”

    中军帐中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袁绍的脸刷一下全白了,一点血色也没有。

    袁绍不是害怕青州军,袁军足以与冀州军一战。袁绍有信心夺取最后的胜利,青州军参战的话,他也有公孙瓒作为援军。不过,那是指粮草充足的情况下。袁绍对袁军的粮草一清二楚,得到刘的大力支持,袁军的粮草也只能支持十八天了。就因为是这样,无论青州军是否西来,袁绍一直都没信心与韩馥决裂。别的不说,袁绍手里只有四百余艘船只,十万大军渡过大河便要七天,十八天时间,袁军能否到达县,都还是个未知……

    “孟德,你不会看错吧?”

    郭图面无人色。谁要说,在十八天内打败冀青联军,他一定是病的不轻。见是郭图询问,曹操闷哼一声,理都不理,如果前两天便出兵,那时就有二十天粮草……

    “孟德!”

    “没错!除了青州军,不会有第二支军队那么败家……”

    青州军的装备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青州军才会给最低等的士卒都配上玄甲。此次前来的,身上的玄甲质地很不一般,肯定是青州军中的精锐。

    “哦……”

    郭图松了口气,原来是铠甲,青州军装备好,冀州军装备也不差的。

    “我认识那身铠甲,与冀州军的不同,肯定是青州军……”

    “……”

    被曹操打断了话的郭图,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曹操也不理会他,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是渡河北上,还是南下豫州,将军当一言决之!”

    “南下豫州?”

    袁绍疑惑地望着曹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