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旭历史上便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整体黄色,因此得以有充足国力开疆,北安郡、苍北郡便是那个时期的成果。 从这个角度看,大旭其实还算一个成功的王朝,毕竟一般的王朝,可能最多也就少数核心州郡,出现过黄色的整体气运。 周柏作为君主,本就是体制法网的核心,而此时恰逢国家法网新生,是以略一感知,就明白了边城郡整体澹红的原因。 他如神灵,能感触到诸多来自边城郡百姓的声音,无一不是感激,感激周柏挽救他们于饥荒深渊。 在前督府官员进驻边城郡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有了极大改变,倒不是说人人富裕,只是人人可以吃饱。 北安支援之粮,秋收之粮,豪强之粮,还有数以万计从关外赶回的牛羊肉。 边城黔首从未想过,他们不仅能吃到官粮,甚至还能吃到肉。 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生活的君主,为何不认,成为如此国家的子民,何其荣幸。 澹红体制,并不难么,只要让百姓有饭吃,再短的统治时间,也会拥护你。 周柏心中感慨,和生活更好的瑞南相比,反而是饱经磨难的边城人更愿意成为国人。 三郡体制法网相互联结,最终又反向汇聚于国都,在周柏的望气注视下,完整的体制法网终于生成。 不过结果让他略微有些不满,当前安北国的体制表现仅仅是澹红? 时间太短,国都需要时间发挥政治经济中心的作用,瑞南、边城两郡尚且没有经历过大丰收,旱情余波需要消化…… 种种原因在周柏心中浮现,他很明白,一切的根本还是立国匆忙,根基未固。 这也是他为什么,严令三郡地方官要与民生息,进展太快,需要固本培元。 整体气运澹红,即说明统治只是基本稳固,并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一旦遭遇大敌入侵、天灾,甚至只要在对外战争中陷入僵持,百姓们的生存感受到压力,就有极大可能爆发动乱。 呼,此次征召战争,一定要取胜,掠夺足够的气运资粮。 国家气运充裕绵长,则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商贸发达,人口出生率增加,政令通畅…… 但凡是正面buff,只要气运足够,都能加上。 在之前灵气低迷的时代尚且是如此,更不用说如今灵气复苏,凡间对超凡的压制大减。 “君上,君上……” 这时,旁侧赵昔的呼唤,将周柏从观察体制的视角中拉回。 周柏依旧端坐不动:”何事?” 赵昔对周柏滞留君座的奇怪举动,视若无睹,反而是轻声提醒他接下来的行程:“宗庙来人,那边已经准备好,就等您过去。” 如此密集的行程,劳累程度可见一斑,若是普通的凡人君主,现在必然已经在大口进食,乃至有御医施针缓解疲劳了。 不过对于周柏来说,这些劳累自然不算什么,他可是能够宵衣旰食的勤奋君主,只是过高的效率一直没让他到那等程度。 至于手下这几个秘书郎,周柏也没有体贴,让他们下去先休息什么的。 因为自从他修炼混元气运道藏以来,不仅让人道体制、军气等特殊力量对他的压制减弱,就连身边人也是如此。 他不用特批豁免诏令,于月筠还有道士团中的修士,也能在体制严密的官府之地修炼。 后面再到建立安北都督府,手下的官员也开始出现“异常”,如几个同进士县令、举人,修行居然渐渐不再被压制。 并且随着周柏拿下的地盘越来越大,混元气运道藏掌握越来越好,重要官员的修行速度越来越快。 就仿佛周柏身上的鱼龙,熟悉了他们的存在,不再排斥辅臣官员的超凡气息。 再到如今建国,他身边的近臣基本上都已维持入道不跌,特别是赵昔、文鸿昌等年轻天才,眼下距离二境也就是一步之遥。 这不,周柏的目光偏转过去,几个秘书郎无一饥饿或者有疲敝之色。 听到赵昔说的宗庙,周柏不由得嘴角浮现一丝微笑,追封父母祖宗么。 对于周族来说,做到他这个地步,是肯定光宗耀祖了。 不过他却是摆摆手,从宝座上起身,然后走下台阶:“等等,你们先随我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