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争论-《楚枭》
第(2/3)页
“有趣,有趣啊...”
沈无浊微微苦笑,卢定玄道:“老夫也只是突然来了兴致罢了,如果你不愿意,那老夫也不勉强。”
“多谢了卢老,是晚辈没有这个福分。”沈无浊微微颔首。
卢定玄嗯了一声,说道:“老夫与秋南刚刚说到一件事儿,你既然来了,不如也说说你的看法。”
“还请卢老赐教。”无论什么事,沈无浊都不想说,也没什么看法。
不过卢定玄要问,沈无浊也不能不答。
“北境正在打仗,你知道吗?”
“知道。”沈无浊嗯,“半个多月前,晚辈还亲眼看见壮武侯领着骑兵北上。”
“战事胶着,不过很快应该就会停战了。”
“哦?为何啊?”沈无浊好奇。
“京都传来消息,陛下有意与拓跋汗国议和,以止兵戈。”
“议和?”沈无浊愣道:“难道是战事不利,北境防线岌岌可危?”
“非也。”楚秋南摇头道:“北漠虽然年年寇边,但北境有林国公坐镇,尚且无虞。”
“既然不是战事不利,为何要议和?”沈无浊有些不明白。
“战事非是不利,但若是再僵持下去,对大楚来说也并非好事,息兵止戈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沈无浊明白了,多半是因为陵州城缺粮的问题。
这天灾人祸一起来,楚国是有些捉襟见肘了,应是想着先把边境之乱解决了,内部的灾情再慢慢处理。
“所以呢?”沈无浊摊手,“卢老想问什么?”
卢定玄悠悠道:“老夫是想问问你们两人,楚国与北漠议和,是好还是坏?”
楚秋南眉头微皱,“以学生愚见,陛下此举,自然是为了尽快结束边境之祸,当然可取。”
“这么说,秋南是赞同的?”
“嗯。”楚秋南点头。
卢定玄看向沈无浊,“那沈小友你觉得呢?”
沈无浊摇头道:“朝廷大事,我知之甚少,议和之举或许是陛下跟大臣们三思之后的结果,权衡利弊,想必这是对如今的大楚最好...”
“所以,你也觉得议和好?”
沈无浊又摇头,“议和好不好,且看其中利弊如何取舍。”
“何为利?弊又在何处?”
沈无浊看了一眼楚秋南,又回头看着卢定玄,拱手道:“卢老莫要为难晚辈了,这些事,由不得晚辈来评说,晚辈胆小,怕犯忌讳。”
卢定玄呵呵笑道:“放心吧,在老夫的梅庄,你可畅所欲言,没有人会追究,也没有人敢追究,还是说你刚刚拒绝了老夫,现在竟是连老夫的问题都不想问答吗?”
“晚辈不敢。”沈无浊无奈叹气,“既然卢老想听,那晚辈就说说,若是狗屁不通,卢老可别见怪。”
“你且说来。”
沈无浊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晚辈听闻陵州城大旱数月,今年秋收收成也甚少,供养大军已经是艰难无比,灾情连绵,想必朝廷要议和,便是出于这个考虑,若是议和成功,朝廷自然能腾出手来好好赈灾,此议和之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