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家徒四壁,变富全靠演技》
第(2/3)页
现在梅三娘的流言蜚语在村子里到处乱传,而眼前的张晓燕并不在乎这些,要是换做平常人,早就已经离梅三娘远远的。
“要是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就先走了。”
张晓燕还是出乎意料的倔强傲娇,可不知的是,背对着梅三娘的张晓燕在离开后一瞬间就塌房了。
她的眼泪随着最后一抹倔强流了下来。
等梅三娘再一次见到刘菊之后,刘菊站在原地不停的唠叨,为梅三娘打抱不平。
“三娘怎么能这样呢?你为咱们学校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你却不让人说。”
“要知道这可是一笔巨款,又是投物资又是捐钱,在这年代谁做这大慈善,咱们村的那些人都不知好歹,只有孩子们教育提上了,咱们未来才有希望。”
“可他们却不知道,做出这么大贡献的人,居然是他们在背后烂骂的人。”
梅三娘倒是对这些流言蜚语一点儿也不上心,反而反问道刘菊:“都一样,如果他们又说我顶不住压力,才串通校长搞了这么一说词,这不是把我越抹越黑吗?与其这样倒不如不作为心知肚明便好,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干嘛要那么虚心。”
“刘菊,我家里不是有药吗?我已经想明白了,与其把这药烂在家里,还不如拿出来救济咱们村里的人,当然别的村有需要,我也可以提供药,不过这个药量有限制,如果大家一窝蜂的去抢那么真正有病的人,就吃不上药。”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咱们没有人手,那些病倒在家里的老人小孩,甚至是年轻人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的病原体,若是跟他们接触很有可能会再一次传染流感。”
“所以这一风险有点大,而我要负责开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统计村里面哪家哪户哪个人生了病什么情况。”
梅三娘话音刚落,刘菊就明白了意思。
“你是需要去统计的人,统计生了什么病,再上报给你,然后针对性下药对吗?”
梅三娘点了点头,果然有文化的人沟通起来都方便许多。
“没错,因为大家的病情和状况都不太一样,之前你出现了发烧的状态,可是有些人他不会发烧,他只会打喷嚏或者是流鼻涕,还有些会出现喉咙痛的状况。”
“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所吃的药也不一样,是药三分毒,如果乱吃药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及肠胃以及心肺。”
就在这时,刘菊主动向前,“那就算我一个吧,最近学校里也没有什么事儿,大家都在家里面呆着。”
“我会写字,大家伙的病情哪家哪户我都可以写下来,然后再上报给你。”
梅三娘很开心,有刘菊的加入,她会轻松很多,梅三娘之所以会找到刘菊,因为她知道得过一次流感的人,身体里肯定会存在对抗流感的免疫系统,这样也不会再一次被传染上,而且刘菊又会写字,这样更方便统计。
“那麻烦你再多找几个会写字的人?”
“咱们村子里也有那么多人,你一个人的话估计扛不下来。”
虽然这统计听起来工作任务简单,可是全身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口要挨个挨个走访,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像现代科技年代有电话手机通讯聊天,在这大山中,所有的传达要么用信鸽,要么就是走路,每家每户有些甚至隔了几百米,甚至是一公里才能看到一户人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