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着,宋淮书想起前两日陆长根来时,曾跟他们说在隔壁村子订了几头年猪,准备一起杀了分一分,村里一起吃顿大锅饭,心里顿时有些按捺不住了。 “长根叔他们买的年猪什么时候杀?我们二十六歇业,回去也得二十八了,也不知赶不赶得上。” 宋淮书从四月末铺子开业,至今还未回过化龙镇,想着化龙山的一切,心里多少有些想家了。 见宋淮书低着头用筷子戳着小碗,情绪似乎有些低落,陆政安不由的有些心疼。“可是想家了?” 宋淮书表情诧异的抬起头看了陆政安一眼,随即老实的点了点头。“一晃都出来好几个月了,肯定是有些想了。进入冬月之后,女儿来的也少了,上次看到我都有些生分了。” 听宋淮书的语气里不禁带了些委屈,陆政安忙将手里的碗筷放到一边,将宋淮书抱到了自己的腿上。 “也就还有几天了,你再坚持一下。实在不行,等过完年咱们再来的时候,在旁边租个小院子,将他们一并接来。” 陆政安的话让宋淮书心里一暖,微微摇了摇头,说道:“哎,我也就是说说。明天沈记的茶楼就要着手准备了,他们家自来是大手笔,咱们家的果脯和干货自然也不能太过逊色,作坊那边你还得不少费心。而且,年后不是说要准备去南方看一看么?这些事就先放一放吧。” 说着,宋淮书嗅到一股酒香。转头看向碳炉,发现放在上面的温着的黄酒果真已经开始冒了热气。 见状,宋淮书忙从陆政安的腿上下来,小心翼翼的用布巾垫着把温酒的锅子捧下来。 “今天天冷,喝一杯暖暖身子好睡觉。” 闻言,陆政安不由笑着揶揄道:“人家亲眷都是管着不让喝酒,你可倒好,还特意温好端过来给我喝。” “黄酒煮姜片暖胃,只是小酌一杯又有什么关系。我倒是想管着你,可你也没让我管你的地方啊。” 宋淮书一边说,一边端着酒碗放到了陆政安面前。想到外面下着的大雪,宋淮书来到门边将门开了条缝隙,朝外看了一眼。 见地上果然都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雪,不由叹道:“这雪要是一直下到明天早晨,估摸着能到小腿深浅了。看来明天还不能起太晚,得把门口的雪清一清。” 陆政安担心宋淮书一直站在门口受了冷风,起身将放在柜台里面的那件披风给他披上。伸手摸了下他撑着门板的手,见果真有些凉了,忙握在自己手心里给他捂着。 “这些活儿明天一早我就干了,你就甭操心了,而且咱们挨着渭水湖,到时候直接推到湖边,等天气回暖的时候直接就化成水流到湖里去了。” …… 在忙忙碌碌中,时间来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六。 知道今日就要关门歇业,兴奋了一夜的宋淮书,天还没亮就从床上起身了。 货柜里还没卖完的干果和果脯早在昨天晚上,两人便已经打包好放到了仓房里。见没什么可收拾的了,便喊了陆政安用浆糊把春联贴上,见昨天定下的马车还没到,宋淮书便如一直小仓鼠一般,一趟趟的将楼上早已经收拾好的衣裳包裹,还有买的一些年货都搬了下来。 陆政安看他着急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知道这个时候也是劝他不住,索性也就随他去了。 莫约两刻钟后,定好的马车来到了门口,两人七手八脚把东西放到车厢里,陆政安在门口放个盘鞭炮后,又和对面沈记酒楼的许掌柜打了声招呼,两人坐上马车往家走去。 腊月二十那场大雪之后虽然第二日就放晴了,但路上依旧泥泞。好在陆政安他们出发的早,路上冰还没融化,倒还能走得快一些。 待马车行至中午的时候,路面的结冰已经融化,光是马车车轮塞泥,车把式就下来捅三次。 眼见着路越来越不好走,陆政安和宋淮书纵然再急也没有办法。三人索性停下来在一个小镇上停了下来,一直等到下午开始上冻,这才重新上路。 车把式也着急回家过年,见夜间上冻路上好走,索性也没再停下来休息。原本两天的路程,硬生生的给缩短到了一天半。 等到马车在陆家村外的作坊停下来的时候,陆政安和宋淮书都有一种不真实感。 “小安哥,小宋哥,你们这么快就到了啊?” 被李二旺这么一喊,作坊里正在喝茶聊天的几位老师傅们,立刻都走了出来。在看到真的是陆政安和宋淮书后,顿时都围了上来。 “管事还说路上不好走,你们估计要二十九才能到家了,村儿里大家伙儿都打算赶骡车去迎一迎你们了。” “路上确实不好走,车把式赶夜路回来的。您几位最近咋样,身体可都还好?” 听着陆政安的问候,宋师傅笑呵呵的回道:“好,都好着呢。陆管事给我们几个不光都做了新的冬衣,还找师傅在屋里给我们都砌了火墙,暖和着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