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上醒来,头脑深处还有宿醉带来的隐痛。 可是想到还有要紧公务,洗了把脸,骑自行车赶到福明村的大队部。 村里的大喇叭是宣讲重要事务的主要工具。 但凡是农村人,对这种东西势必会有所了解。 村支书在大喇叭上哟喝,召集全体社员开会。 起初没人来,说参与者派发洗衣粉和洗脸盆,立马来了不少村民。 打眼一瞧,也能看出人群中年轻人的数量很少。 他们不是正在读书,就是进城去打工。留在村里的是还在上小学或更小的孩子,以及没法去干活的老年人。 听村支书说,只有几个还没找到工作的小年轻留在村里,只是没来大队部开会。 老人们都是奔着礼品而来。 至于萧毅要讲的内容,鲜少有人关心。 毕竟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最终都成为了邻里间的笑谈,不会给村庄带来任何改变。 萧毅不一样。 他头脑灵活,知道该如何打动老百姓的心。 村支书给萧毅找了个麦克风,让他坐在高台上讲话,便于村民们都看到他的脸。 “你们可能以为我是卖保健品的,或者是来你们村推销养老保险。实话告诉大伙,两样都不是。” 两个坐在马扎上的大娘,互相凑近,低声议论。 “看着像电视台下乡来演出了。” “大队部找的吧。” 萧毅的话推翻了她们没有来由的猜测。 “我这次来是送钱来了。”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每个人有100块吗?” “别是洗衣粉吧。” “真送假送啊?” 江荷坐在人群中间,只觉四面八方都是嘈杂的声响,根本分不清哪句话是从哪个人嘴里说出来。 “保持安静,听萧老板把话讲完!”村支书适时制止。 他在村里是一把手。 村民们就算私底下再不服他,当着面也不敢造次。 大队部的院里立时没了声。 萧毅看见围墙边站了个留着非主流发型的小伙,问道:“小伙子,如果留在村里挣的钱比进城打工还多,你会想要进城务工吗?” “除非我傻了。”精神小伙的回答,充满了非主流的叛逆。 萧毅有理由怀疑,他被头发遮住的右眼,根本看不见东西。 听了他的回答,专属于那个时代的非主流气息扑面而来。 他当时是好学生,留的是简单的圆寸,被一众非主流大神称作劳改犯。 其实现在来看,圆寸比乱七八糟的头型还是好一点。至少洗头发的时候,节省洗发露。 “我今天来这,就是以福明村做一个试点,争取帮你们建设成为家家富裕的生态文明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