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毅预定的帮扶目标,就是这个古代以出产山楂闻名,结果被命名为酸果的县。 临近酸果县几十里路,路面坡度开始增大,逐渐向高海拔上升。 汽车没走出多远,前边就没了路。 “萧会长,不瞒你说。”沙宁说道,“我每年都得到酸果县跑几十趟,来的次数越多,心里就越凉。资金短缺,想修路都做不到。” 盘山公路的修造难度大,比平原地带要更昂贵。 以云河州的经济形势,很难负担得起这么大的花销。 医院通常是当地政府的现金池,实在钱不够了,习惯先从池子里拿一部分。 可是云河州的医院,确乎条件简陋,看病的病人没多少。 到处都是需要用钱填补的窟窿,还有内阁下达的全面经济发展任务,兜里没余粮。 萧毅建设工厂的地界,已经不用再愁资金问题。 只不过就像精心培养的试验田,养不活大多数人,真想缓解财政压力,还得所有地方都富起来。 沙宁作为州长,不能厚此薄彼。 富裕市的资金,有时候就得流往贫穷地带。 一平均,水平直接就降下来了。 “沙州长,还记得我上车之前跟您说的话吗?”萧毅面带微笑。 沙宁是好记性,清楚记得萧毅讲的每一句话,不漏过任何细节:“带来了好消息?” “我会把去酸果县的这条山路修好。如果有可能,希望能带他们富起来。”萧毅这种量级的大老板,面对这种事,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沙宁看着萧毅,半天没讲出话。 他了解萧毅,可还是有点震惊。 还是那句话,让萧毅考虑能挣成百上千亿的项目,都没眼前的工作困难。 资金扔下去,可能连浪花都溅不起来。 倒也不是当地人好吃懒做,而是换成任何人,身处这样的环境都没有办法。 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好好读书,争取有一天考所好大学,离开贫穷的家乡。 好好读书。 萧毅又想到了一件事。 他的基金会做好事,都是真金白银往外花,从来不会想着靠减免税收回流。 “沙州长,酸果县中小学的学堂,环境是不是很简陋?”萧毅压低了声音问。 毕竟车里还有司机,有些话还是得展现出个态度转变。 “经济不行,道路交通不便,里边的情况可想而知。”沙宁没正面回答,但也算变相地给出了答案。 情况都能看到,但真是有心无力。 不是不想干,说到底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太严重。 只能选择帮优不帮劣,争取让经济发展提速,然后再等有余力的时候折返回来扶持像酸果县这样的贫困地区。 萧毅为何这么做? 沙宁没想明白他的出发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