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没萧毅那么大的能耐,不敢贸然构建产业链。万一弄巧成拙,破坏了集团的现金流,反而会让自己陷入麻烦。 再者说,人一旦年纪大了,就会想要求稳。 干了十几年的地产商,没必要因为眼馋龙耀集团的庞大现金流,踏入不熟悉的领域。 他没有成为全球首富的野心,如今拥有的资产,足够他后半辈子锦衣玉食。 够本了。 直接躺平。 帮着把景江区建设起来,以他的年龄,基本也就可以退休了。 未来儿子陈冲接不接得住德江地产,都有萧毅这位大老板照应,并不需要担心。 陆临风和萧毅达成一致,他也不会有意见。 龙城机场终归是在景江区外围,与建设中的主城区相距甚远。有个位于主城区的钟楼做地标,会更加妥当。 不过有一点值得骄傲。 无论是龙城机场,还是即将敲定的钟楼项目,承建方都会是德江地产。 冥冥中似乎自有定数。 他是靠龙城机场起家,彼时的景江区,其实就是一片荒地。 以平房居多,居民的生活跟主城区也是天差地别。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景江区有了大量工厂。只不过依然被视作城乡结合部。 真正的蜕变,契机还是去年星钻公司在景江区开设分厂,以及龙耀集团的建立与崛起。 萧毅这个商业鬼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 短短一年时间,景江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比以往提升了数倍。 尤其是科研人员,更希望来到景江区施展抱负。 财经日报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多家企业开设分厂的首选地点,就是以前没人瞧得上的景江区。 因为所有老板都相信,萧毅的龙耀集团,真的能够把这里变成科技新城。 商人的嗅觉最敏锐。 初现繁荣的地方,情况必然会越来越好。 提前做好面子工程,省得以后无暇再去做。 “您想好位于主城区的这座钟楼,叫什么名称了吗?”萧毅对此感到好奇。 陈德海看向陆临风,同样期待着他的答案。 “新乡的帝国大厦,兰顿的大本钟,还有望天角的金光塔,都是举世闻名的建筑。”陆临风来回踱着步子,说道,“我们也得给这座钟楼,起个响亮的名称。” 末了,看向萧毅和陈德海,问他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合着他还没想好。 “我认为这座钟楼的名称,应该跟景江区的发展方向贴合。不能只是定名为某某钟,而是要把当地的元素加进去。”陈德海提供了大方向的建议。 让他想个好名字,着实想不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