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刺刀-《明末问鼎》


    第(2/3)页

    随即刘山君便提起之前与后金军的几次激战:“这几次作战,我军虽然都是大获全胜,可各部的伤亡原因却很集中,那就是鸟铳手在近战的时候,必须弃铳换刀,这就给了鞑子兵机会,一些将士甚至还没来得及拔刀,就已经遭了毒手。”

    “所以本佥事设计了这种刺刀,只要我军鸟铳手装备了刺刀,将刺刀固定在鸟铳的铳管下面,鸟铳加上刺刀的长度,便可以有将近一人高,鸟铳便可以直接当成短矛使用,让鸟铳手在战场上远近皆可作战。”

    刺刀是刘山君早就想打造的装备,有了刺刀,广鹿岛将士便可以更好的发挥火力优势,淘汰掉战刀,也可以大大减轻将士们的负重。

    只不过刺刀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必须要保证与鸟铳的铳管卡扣得严丝合缝,如果不配套的话,刺刀在拼杀中就容易掉落,这在战场上是要出人命的。

    所以这刺刀的研发和制造,刘山君必须亲自督促着才放心。

    徐缅闻言也是啧啧称奇,不过徐缅还算是见多识广,想了片刻,便说道:“属下曾经听人说起过,早些年似乎就有人打造过类似的东西,叫什么铳剑的,也是安装在火铳上,以便让火铳手可以近战杀敌。只不过那种东西似乎并不好用,而且铳剑的打造很困难,所以后来就再没人打造了。”

    刘山君点了点头,早在大明景泰年间,就有人将矛头安装在火铳上,将火铳与长枪融为一体,称之为铳剑,此事还被记录在《大明会典》中。

    而西方将冷兵器与火铳结合在一起的尝试,要比大明晚了将近一百年,而且也只是简单的在火铳的铳管上,用绳子绑上一截矛头而已,更加不实用。

    直到历史上的1647年,法国军队才打造出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刺刀。只不过这种刺刀也很局限,必须要插在火铳口内,使用刺刀,就不能射击,算是一种比较鸡肋的产物了。

    而刘山君此番准备打造的刺刀,却不是插在铳管内的,也不是后世常见的那种扁平的刺刀,因为刺刀对于铁料材质的要求非常高,材质质量不好,刺刀便非常容易折断、损坏,眼下的炼钢技术还达不到要求。

    所以刘山君设计的刺刀就是一种类似于三棱刺的刀刃,因为三棱刺的刀身是棱形的,对材质的要求要低于扁平刺刀,用起来也更结实。

    另外还有一点,三棱刺的杀伤力也要更大一些,后世红色军队装备的三棱刺是公认的“禁忌”兵器,因为三棱刺一旦刺破人体,便会造成一个三角形的伤口,这种伤口根本无法包扎,只能缝合,而此时不管是后金军还是流贼,显然都没有这种高超的医术水平,只能放任伤兵流血而死,哪怕伤口不是致命伤!

    随后刘山君拿出了刺刀的设计图纸,刘山君为了在安装刺刀的前提下,能够保证鸟铳正常射击,采用了历史上使用较早的裂口式安装法,使用套管安装三棱刺刀。各部鸟铳手在平日里将刺刀装在剑套中,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安装套在铳管上。

    徐缅迫不及待的接过图纸,仔细的看了一阵,然后说道:“大人设计的这种刺刀打造起来并不难,只要停了战刀等兵备的打造,属下就能分出些人手来,做好了模具,一个月打造几万把都是可以的。属下还可以给刺刀用上覆土烧刃、淬火等工艺,让刺刀更加具有韧性。”

    随后徐缅就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只是属下有些担心,这刺刀真的好用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