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抬手半晌,一句‘列阵’噙在喉中,死活吐不出来。 倒非惜名胜命,亦非慈悲生佛。 只是在飞速权衡过利弊后,刘备突然惊觉:无论他作何选择,虽得一时之利,其后果都是他断难接受的。 是,如今袁术如此行事,他有借口堂而皇之地退去,亦能保存家底。 他若此时不攻,袁术便彻底臭了,甚至伴随袁术的臭名,他的仁德随之遍布四海。 然而。 若退一步,今后人人有样学样,他岂不是得四处碰壁,逢战便要畏手畏脚? 再者,今日董卓予他疲弊之兵,或非防备而为试探。如此一来,这位汉相怕是再难对他青睐有加了。 最要命的是,袁术大逆在前,他阵前为将,迁延怠战之事传回关中,天子又该如何想他? 当然。 他也可以无视城头庶民性命下令攻伐,恶名也有袁术承担。 可他素以仁德立身,这么多年从不更改片刻,方得些许微薄名望。 正是靠着这些许薄名,刘备方得苦苦跻身诸侯之列不至于被人抛诸脑后。 若是今日手染无辜之血,虽于贤德之名无大碍,但终究是动摇立身之本... 且。 此役手无精锐凉卒,若想争狠,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底必定死伤惨重。 关键是,如果董卓并无试探之意,只有防备之心,那他奋命一战后,其惨状恐怕与涿郡起兵时一般无二。 兵不过五百,将不过关张,无瓦片之地遮身,四处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 那时便是博得天子青睐... 天子的加赏能够越过董卓加封到他的头上吗? 说一千道一万,刘备到底是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城上道道恸哭灌耳,一双双期盼的眸光看得他心力交瘁。 心性使然也好,惯性使然也罢。 别人可以各种无耻,但他就是很难同流合污... 战阵杀敌情有可原,手刃老弱妇孺,心实难安... 城头角落隐蔽处。 藏头露尾以麻巾遮面者,正是陈丛。 此时丛在城上远观耳贼踟蹰,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智计超凡如他这般,贾毒物来了也得直呼内行,郭不死看了也得默默点烟。 可惜赤子之心染尘埃,陈圣人终是献了阴损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