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院试-《知否之盛家七郎》


    第(2/3)页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对其中的个别文字进行修改之后,就誊抄于试卷之上,写完之后,又是对于用人首重德行而后才学,进行了一番论证,看着自己试卷上洋洋洒洒的几千字,长林甚是满足。而且自己用的是后世的楷书,所以看上去字体也比较赏心悦目,虽然不能说是上层但也不至于落榜。

    上午场结束之后,下午的试卷又遇到了时政题,问的还是目前朝堂比较敏感的兵事问题,听父亲说过几次,朝堂诸公对于西边兵事的看法,盛长林也知道文官们对于用兵的问题,很是抵触,所以盛长林也不敢直接叫嚣着用武力平息战乱的口号,毕竟文官当权,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即站在个人的立场表明了忠君报国的思想,又站在朝堂的角度说出维稳的想法,两边都不得罪,看着自己整理完的试卷,感觉也就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什么亮点,也没有犯忌讳,想来应该不至于落榜。

    因为这次的题目都较前两次难上一些,所以盛长林完成自己的试卷之后,并没没有留下多少时间,当辕门打开的时候,也就少数一些人答完了试卷,提前出了考场,盛长林在考场外等了半盏茶的功夫,盛长枫才从里边出来,看着兴致不是特别的高的三哥哥。长林也就没有多问,而是劝慰的说道:“这次的考题有点偏难,只要没有跑题应该录取的几率还是比较大”

    听盛长林这么一说,长枫也就回过神来,然后将自己的破题方式,还有最后的理解和长林讲了一遍,长林听后觉得还不错,至少审题是对的,后面主要就看长枫的论证,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按他平时的表现,应该不至于落榜,想要知道具体情况,还需要等五日之后的红榜,所以两人也没有在考场外面多等待,直接坐上了回府的马车,朝着盛府而去。

    听自己弟弟说到自己的审题没有问题,长枫也就恢复了笑容,一路上也是有说有笑的和长林打趣了起来,说是长林只要在中了案首,就是这次的小三元,肯定会轰动整个汴京城,对于三哥哥的调笑,长林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很清楚,这次自己的答题也只能算的上尚可二字,并不是特别的出众,毕竟在时政上面,长林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述出来,有些阿谀奉承的话,所以对此长林并不报多大希望。
    第(2/3)页